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17 (第2/2页)
下,他们选择了柳大明曾经使出的一招“非暴力不合作”! 是的,这些当权的大世家开始有计划的针对、隔离那些新晋世家。 比如世家宴集,他们绝不会宴请那些“叛徒”和新加入进来的勋贵。 无论什么公开场合,世家们绝不会跟新晋成员凑在一起。 他们固执的形成了一个圈子,将那些他们看不上的家族全都排斥在外! 所幸顾琰他们还有理智,并没有扩大打击面,至少似李家这样“中立”的家族,他们并没有剔除出去。 所以,唐宓也就没有受到迁怒。 这其中,也有王家的原因。 那啥,王家不比蒋、牛、方几家,人家好歹富贵了几十年,王家却是彻头彻尾的贫苦农家出身。 满打满算也才富贵了不足三十年。 再加上王鼐和万氏的名声太差,饶是这些年王怀瑾夫妇极力为家族刷名声,别人一提起王家,就只有一个印象:没规矩! 当然,王怀瑾夫妇的努力也没有白费,至少人家把他们这一家跟王鼐分了开来。 提到他们时,更是语带同情:唉,这般好的郎君,怎么就碰到那么一个不靠谱的阿婆/阿爹?! 因着家族历史短,且王鼐、万氏的负面影响,王家连提名氏族志的资格都没有。 王怀瑾也就成了几大国公中,唯一一个不是世家的人。 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然而在世家眼中,却成了王怀瑾有自知之明的证据。 唔,王家子不愧是唐太府的女婿兼学生,虽然出生低微,却懂得规矩,没有仗着自己是一品国公、大理寺少卿就硬往世家里挤。 不错,很不错。 连带着,那些人看唐宓也顺眼了许多。 三月初一,东庐书院正式开学,那些原就报了名、缴了高价学费的世家学生们,如期前来上课。 唐宓和李寿穿着复古的深衣站在门口,看到络绎不绝的学生,暗暗松了一口气。 若是因为而被迁怒,继而影响书院,那可就太冤枉了。 东庐书院是新开的,没有口碑,也没有成功案例,山长还是个十六岁的年轻小娘子。 这书院,怎么看怎么不靠谱啊。 家长们看在李克己和唐氏藏书的份儿上,将家中子弟送了来,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真心相信了东庐书院。 开学这一天,许多家长借着送孩子的机会,混进书院准备旁听。 对此,唐宓并没有加以阻拦,反而大方的敞开大门,任由家长们参观、旁听。 今天有李克己先生的课,不是班级内的小课,而是所有学生的大课堂。 授课地点也选择了中庭的大礼堂。 李克己盘膝坐在正前方的讲台上,背后是个大大的黑板。 下方是一排排的书案,书案后放着蒲团,大大小小、年龄不同的学生们按高矮依次落座。 最后面则是旁听的家长。 李克己不似普通的先生,没有就某一本书进行讲解,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