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87 (第1/2页)
问道。 “都好。”李寿端起茶盏,轻啜了两口。 他眼睛好使,略略一扫,便看到了摊在书案上的奏折。 “旱灾又加重了?” 在没入户部前,李寿是跟着太子当差的,所以,对于京畿地区的旱灾,他亲眼见过。 且因着他跟太子一起处理过这件事,现在他再问起来,也不算僭越。 太子揉了揉眉心,叹道:“从立春到现在,足足二个多月的时间,却只下了一场雨。” 那雨小的可怜,连地面都没有淋湿,对旱灾丝毫没有缓解的作用。 说到这件事,太子仿佛打开了话匣子,“唉,十八郎,你也去那些县城看过,地里的庄稼都快枯死了,田地干裂的缝足足有巴掌宽……” 这一季的粮食注定是要绝收了。 “幸好那些深井还有些用,至少保证了百姓的生活用水!” 太子想到灾区的惨况,满脸的不忍。 “户部已经调拨了粮食,不日便会发到各个郡县。” 提及正事,李寿也满脸认真。 “不够啊,根本就不够。”户部准备了多少粮食,太子很清楚。 他跟李寿算了笔帐,最后总结,“估计再翻个十来倍还差不多。” 李寿沉默了,户部能调拨这么多粮食已经很不容易了,还增加十倍?太难了! 太子苦笑,“我也知道户部尽了全力,阿爹和几位相公也都想尽了办法。”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李寿却想着,这还只是旱灾,紧接着还会有蝗灾! 灾情将会更加严峻! 想到这些,李寿发觉,他给太子出那个主意,也不完全是出于私愤啊。 “朝廷缺钱!”李寿先丢出这么一句话。 太子没说话,因为这是显而易见的。 李寿又道,“想要短期内聚集大额的银钱,也不是没有办法。” 太子直直的看向李寿,语气中难掩急切,“什么办法?” 李寿左右看了看,向前探了探身子,低声道:“只是这个法子必须有位高权重的人来执行,一旦cao作开来,还需要大力监管。且不能以私人名义,更不能像经商一样,最好冠上朝廷福利的名头。” 太子越听越有兴趣,主动从书案后绕出来,坐到李寿的近旁,“十八郎,你继续说!” “殿下,您可听说了平宜县君在京城的大动作?”李寿没有接着刚才的话题,而是忽然问了一句。 太子一怔,旋即道:“你说的可是她弄得那个什么娃娃机?听说有人花了几十文钱,却抓到了价值几百贯的羊脂白玉。” 连忙得脚不沾地的太子都听说了,足见平宜的“生意”有多火爆。 李寿眼底闪过一抹冷意,暗道:只可惜,平宜的生意即将到头了,因为他将会借太子的手推行一种更让人疯狂的东西。 “殿下,如果我告诉你,你只需花两文钱就有可能获得一万贯,乃至十万贯的钱,你愿不愿意尝试?” 李寿迎上太子迷惑的双眸,缓缓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