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被哥哥设计夺走贞cao (第5/12页)
我抬头循声望去,一个穿着老羊皮袄的身影和几只山羊一起消失在峭壁之巅 的一棵枯树后面,而他的歌声却余音袅袅。这时小船已冲过了峡口,眼前又是一 片宽广舒缓的水面。 “真好听。”我轻轻地说。 仿佛是听见了我的话,那位不知名的牧羊人响脆脆地甩了一记羊鞭,霎时天 地间回声四起,紧接着他又在看不见的地方唱出另一首曲子,站在船尾摇橹的老 船工起歌而应。 这次他们所唱的曲词满是当地的方言,我听得半懂不懂,只觉得曲调凄凉高 亢,充满了无尽的辛酸。二人你一段,我一段,如同两只孤雁在空中盘旋相扑, 搏风穿云,终于越飞越高,越高越远,最后牧羊人的歌声远远地消失在天边,飘 散了踪影。 一路无语,临近快到目的地的时候,一直默默撑船的老船工邀请我到他家里 作客。他说人老了之后会有很灵的预感,他预感我下次来黄河的时候,自己可能 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而我六次来到黄河,六次都是由他摆渡,这是一种缘分。 在离别的时候,到他家坐坐,喝点酒,也不枉了这多年的相识一场。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他平静地说。 这正合我意,刚才那一段民歌融合了信天游和“花儿”两种风格,是我生平 从未听到过的,我在潜意识中把自己想象成为古代的采诗官,这个浪漫的职业需 要到一切可能的地方去收集艺术的财富,但我不是传播花粉的蜜蜂,我只是一只 吸吮花粉的蝴蝶,而且贪得无厌。 船*岸时天色已近黄昏,远远地望见一片稀疏的灯火,那便是村子了。老船 工把船系在一个河湾里,我们跳上岸,踩着湿漉漉的乡间泥路向那片灯火走去。 崎岖的山路给人往往以很强的错觉,明明灯火就在眼前晃动,却总也走不到它的 面前,半个多小时后,我们走进了村子,这时黑色的天幕已经完全笼罩了大地, 一条狗闻到生人味,在高高的院墙后面狂吠不止,引得全村的狗都叫了起来。 路过村里的杂货店时,老船工买了酒、花生米,和半斤猪头rou,说要和我好 好喝一点,我虽然不胜酒力,但在这个时候拒绝就等于是侮辱主人,只好硬着头 皮装做豪爽的样子勉强应承。 老船工的家是两间破旧的瓦房,土坯院墙在多年的风吹雨淋中已经坍塌了一 半,*着墙有一大堆土。院子里杂乱地堆放着东西。他的妻子死去多年,没有什 么子女,家里却收拾得很整齐,没有一般光棍屋里的凌乱与肮脏。 老船工喝了瓢凉水,招呼我上炕,搬出张旧红漆方桌放在炕上,拿出碗筷, 把猪头rou切了,和花生一起装在两个粗瓷大碗里,放在桌上,在另两个碗里倒满 了酒。他盘腿上炕,举起碗来,说道:“老弟,咱哥俩在这黄河上认识这么多年 了,我知道你这人不一般,先干了这一碗,咱哥俩再慢慢说话。” 我也举碗道:“老哥,你看得起我,我不干就是不给你面子,我今天豁出命 来也得陪你喝到底!” 这句话正中他下怀,大拇指一翘,道:“好,我先干了!”仰起脖子,把一 碗酒咕嘟咕嘟灌了下去。 我把碗刚放到嘴边,一股浓烈的酒气便直冲头顶,几欲呕吐,我一咬牙,把 那碗酒往口中倒下去,顿时仿佛一条火线在烧灼着我的食管和胃,我呛得大声咳 嗽起来,那碗酒到底还是让我喝了个底朝天,片刻过后,浑身上下便热血沸腾。 我擦干咳出来的眼泪和鼻涕,却看见老船工坐在对面笑眯眯地看着我,道: “老弟,我在这黄河上撑了几十年船,见过的人多了。世上没有不会喝酒的人, 只有敢不敢喝酒的事,有胆子喝酒才能算的上有种。刚才那一碗酒我就是要看看 你的胆色,你要不喝完,我今天也就不交你这个朋友了,我看出来你是条汉子。 下面的你随意,我不强求了。” 转眼两个碗里又斟满了酒,我吃了几口菜,酒劲翻上来,有点晕晕乎乎的。 借着酒劲,我说起我多年漂泊的见闻,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我自己的经历:在新 疆打架,在内蒙放羊,在北京行骗,在上海被收容,甚至还在边境贩过点白粉, 在酒精的作用下,记忆出奇地清晰,那些多年前的旧事仿佛历历在目。老船工边 喝边听,不时加进来一段他自己的经历,也让我听得入了神。 酒过三巡,一瓶酒已经见了底,老船工拧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