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星_20 中秋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0 中秋节 (第2/2页)

我没事。”习轩慕咬着下唇,半晌含糊地应道。

    ……

    一顿饭吃得热热闹闹。

    难得两个孙子都在,老太太一早让厨房准备了好几道大菜,松豉鲈鱼、板栗焖鸡、茄汁大虾、砂锅羊rou炖萝卜、还有三杯杏鲍菇和高汤娃娃菜。

    甜点是酒酿圆子和各式口味的月饼,玲琅满目,摆满了桌。

    商涵启和商函弈两个人轮流炒气氛,给老太太夹菜,哄得老人家眉开眼笑,心花怒放,老爷子都有些吃味。

    同样是女主人,商老太太和习轩慕母亲在家中的地位可谓天壤之别。

    老太太娘家在粤东一代,是当地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个性温和,知书达理。商老太爷年轻时一次去父亲的分公司视察,遇到了刚从大学毕业出落得亭亭玉立,温婉大方的商老太太,立刻一见钟情,几番追求后,终于虏获芳心,抱得美人归。

    两人的婚事在当时也算门当户对,商老太太本身性格并不强势,但背后的娘家实力不可小觑,而后经过岁月的洗礼,曾经的少女也渐渐有了一家主母的风范,端庄大气,聪慧稳重。

    那个年代还能娶妾氏,但商老太爷从始至终只得老夫人一人,两人历经风雨,相敬相爱,这份感情也一直延续至今。

    商老太爷骨子里有些守旧,虽然叱咤商场,数次站在时代风口,却依旧深受封建制度下门第观念的影响。他尚且不至于古板到要求儿子婚姻包办,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商家未来少夫人的品行家世却必须百里挑一,拿得上台面。

    这也是为什么商老太爷从一开始就不待见习轩慕。

    一个区区地方警视厅厅长的儿子,学的又是西洋艺术,根本入不了他的眼。要不是肚子里怀着两个男孩,商赫年又喜欢得紧,坚持要结婚,商老太爷根本不会松口。

    商赫年死后,习轩慕作为遗孀,继续留在商家生活。他当年被父亲赶出家门,母亲过世,本就无处可去,无人可依,加上自身性格软弱,从不抗争,被商老太爷用两个儿子困在商家,渐渐地愈发逆来顺受,压抑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这些年来,商家供他吃穿住行,学艺术深造,经济上从来没亏待过他。但作为一家之主,商老太爷对待他的态度总是轻视不屑,没有基本的平等和尊重,完全把习轩慕当成商家附属品。

    就连画廊,也是习轩慕鼓足勇气,恳求再三,商老太爷才签了支票借给他一笔启动资金。

    这笔钱对商家来说不值一提,但习轩慕反复犹豫,挣扎了很久。

    尽管几年后,习轩慕凭借自己出色的绘画天赋在圈子里小有名气,画廊有了固定客源,商老太爷借给他的钱也早已经还清,但习轩慕在商家依旧卑微透明,任人拿捏。

    商老太太对习轩慕倒是没有偏见。她有着大家闺秀的体面和端庄,偶尔商老太爷脾气硬嘴不饶人,她还会替习轩慕说两句话,避免场面太过尴尬,毕竟商赫年过世时,习轩慕也才刚刚二十出头,中间断断续续病了好一阵子,心智根本不及同龄的孩子成熟。

    但再多也没有了,这么些年大家面上客客气气,有来有往,保持礼貌又有些生疏。

    倒是双胞胎兄弟从小在她身边长大,老太太宝贝得不得了,一直到他们长大都和嫲嫲感情很亲。

    商老太太普通话不好,嫲嫲这个称呼是随了娘家那边的方言,习轩慕刚嫁进来时,跟着学了一些广东话,称呼商老太太“奶奶”,想要亲近一些,只可惜到头来连婚姻也不过一场镜花水月。

    有时候习轩慕会问自己,到底怎么就活成了现在这副样子。

    他想起初中时一个同桌,是转校生,父母离婚,父亲酗酒。男孩子很孤僻,长得有些凶,身上总是有伤痕,没有人愿意和他一起玩。

    碰巧习轩慕也是一个没有人愿意和他玩的“好学生”。永远穿得精致漂亮,不和男孩子们打闹,被班里女生暗恋,下了课司机会等在校门口接他回家。

    两个人同桌久了,有了共同“不被待见”的默契,偶尔会说几句话。

    习轩慕从来没有和他变得很熟过,但是他记得对方眼睛里倔强的光芒。男生说,我一定不会被打败,会离开这里,过我自己想要的生活。

    后来他们分道扬镳,男生再没有音讯,习轩慕过了很久才偶然得知,男生没考上大学,读了职校,早早从家里搬出来,毕业后分配到银行,从最苦的网点做起,一步一步熬到转正,又凭借自己的能力和闯劲,一路升到主管。早几年和一个小他几岁的女孩结婚,两人一起贷款买了套小房子,生了女儿,生活辛苦却又和乐融融。

    习轩慕看过一张他女儿骑在他脖子上的照片,照片里的人已经完全没有了从前的叛逆和阴郁,就像一个慈爱的父亲,胖了,沧桑了,但对生活充满热情。

    真好啊。

    习轩慕在心里感叹。

    成长、蜕变、坚韧、勇气。

    他从不曾拥有这些真正的财富。

    如果母亲还活着,见到现在的他,恐怕也只会怒其不争。

    哀其不幸?

    不。

    没有的。

    他的不幸源于自身,无人可责怪,无人可改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