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梦_第三十九章 澳门往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澳门往事 (第1/2页)

    第三十九章     澳门往事

    十月下旬的一个下午,孟月清抱着牧野英夫,坐在公馆的花园里,两个人一时间都没有说话,静静地想着这一阵的事。

    日本对英美宣战之后,香港很快也在日军控制之下,这一个原本以为可能是避难地的地方沦陷了,一处希望破灭,然而大家很快便发现,日本居然没有占领近在咫尺的澳门,日本与葡萄牙之间究竟有什么协议,外人不得而知,但是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澳门确实依然安全,而且这种安全似乎能够一直保持下去,于是人们便纷纷迁居这一座赌城,导致这里的人口密度迅速增大,在战火纷飞的混乱之下,呈现出一种畸形繁荣,就好像全面抗战之后的上海租界一样。

    于是孟寿祺与两个儿子商量,终于在这一年的五月下旬,来到了澳门,在这里置办了一份产业,这时澳门地价已经上涨,战乱之中孟寿祺的财产也有所损失,有两个场子给日本人接管了,其中一个是跑马场,另一个是赌场,于是他们在澳门的公馆,比起上海租界区里的住处,便显得狭小一些,虽然如此,却也是一栋小洋楼,带有花园的,于这乱世之中,条件就算很是不错。

    澳门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带有nongnong的葡式风格,很多建筑都是葡萄牙式,民政总署大楼外观相当华丽,孟月清仰着头观看,就觉得很有戏剧性,餐馆里也多有葡萄牙菜,另外澳门和香港一样,都是靠近广东,这里也很流行广东的烹饪。

    要说这里从气候到风物,都与上海有比较大的差别,不过这一伙人适应得倒还可以,孟寿祺是社会底层出身,虽然后来身居高位,然而能吃苦的底子没有完全丢掉,在他看来,澳门不过是另一个租界,有华人有洋人,不是完全的国外,那样就太陌生了,自己这个年纪,假如去到彻头彻尾的异国她乡,生活上能应付,心情有点忧伤。

    只不过孟寿祺不是很喜欢广东风格,总觉得带了一点蛮气,在他看来,上海才是最文明的,海派文化与京派相对,是中国最精粹的文化,至于广东,自己当然也是很尊重的,不过从现实来说,岭南确实没有发展出多么了不起的文化,看看上海,出了多少文人?再看看广东呢?那么大一个省,有几个知名人物?

    孟氏兄弟本来就对西洋文化不陌生,孟月清常读欧美,而孟月白在香港读书的时候,就想来澳门看一看,只是没有得到机会,如今终于来了,到赌场试了两把手气,然后便回来了,说:“不能再去,是个要命的地方。”

    孟寿祺点头道:“赌钱这种事,偶尔玩一下罢了,逢年过节,一家人凑在一起,玩两把牌,赌个彩头,就是为了热闹,倘若天长日久都弄这个,竟然当做正经行当,以为可以以此谋衣食,就要倾家败业。”

    然后这老头子便转头对孟月清说:“杜三这个月赌场的帐,该交来了。”

    阿发天富他们几个,向来没有太多想法,无论到哪里,只要有酒有rou就好,澳门的马介休不错,就是盐腌鳕鱼,下酒蛮好。

    周妈和杨嫂倒是很有些依依不舍,临上船的时候,周妈留恋不已:“住了这么多年,忽然就要走了啊。”

    孟月白乐道:“反正你在这边也没什么亲人,到哪里都是一样,去澳门,老爷说了涨工钱,在那里都是拿葡萄牙的银元。”

    杨嫂不住地唧哝:“那边有得烤麸卖勿啦?有钱万隆的酱油么?”

    牧野英夫一向很以日本的匠人精神自豪,以为就连酱油都是日本的好,不过在上海这么多年,也听到了钱万隆酱油的名字,“一口香酥高桥松饼,妙不可言钱万隆酱油”,很是出名的。

    孟月清笑着说:“毕竟这边每个月都要那边送钱去,需要什么,让他们捎过来。”

    到了这里这么一段时间,周妈和杨嫂起初有些不适应,只觉得这里天气湿热,街上的人说的话也听不懂,她们都是一口上海话,尤其是周妈,连国语官话都不太通,更不要说广东白话,简直如同听洋文一样,所以与人交往很受阻碍,就分外想念上海,不过去了两回妈阁庙,在那里拜祭了,回来之后心情好了一些,杨嫂则是努力地和本地人学说白话,到现在比较熟悉了,过得都还行。

    至于牧野英夫,他当然是无所谓适应不适应的。

    来澳门躲避战争的人,各种各样,其中有一部分是知识分子,孟月清和孟月白在这里,各自谋了一份职业,孟月清在一家贸易行做事,孟月白在学校里教英文,空闲的时候,就和一些文人交往,倒也不是很出名的作家,就是比较爱好文学的人,起码都是读过中学的,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这些人聚在一起,喝茶饮酒,讨论最近出版的和诗集,这些人情趣类似,聊起来很是热闹,孟氏兄弟两个在这里,欢欢喜喜。

    到了十月初,已经相当安稳,孟寿祺做寿的那一天,还请戏班唱了一场堂会,当红的名角出场,牧野英夫在房间里听着,只觉得纸醉金迷啊,腐朽得不行了,就好像日本,士兵们在前线奋战,内地的那些达官贵人不知拥着艺伎在做什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