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女技术员[穿书]_六零年代女技术员[穿书] 第28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六零年代女技术员[穿书] 第284节 (第3/3页)

京市的棉纺厂和机械厂,又特地给他们介绍了边疆生产的棉花。

    可以说,从纺织领域里的原材料,到零件的生产.机器的试制和运行,都与访问团做了友好的沟通和交流。

    申城.青市.汉城和郑城都派了工程师.采购和销售人员来与访问团进行技术和业务上的交流。

    事后,轻工业部对此次的交流活动做了统计,认为是成功打开了华国纺织工业在新时代的新局面。

    关于郑卫的事,爱立则是完全抛于脑后了。现在不是特殊十年的时候了,即使再有人出来说她资助了魏正偷渡,也不会对她有什么影响。时间让这一段她曾经害怕.提防的隐秘,变得无关重要.平平无奇,不再对她的人生构成威胁。

    再次见到郑卫,是在六月下旬的傍晚,爱立刚在科学院的门口送走了大卫,预备收拾东西,也回家去了。不妨被郑卫拦住了路。

    微微皱眉道:“郑同志,是否有什么事?”

    郑卫苦笑道:“沈所长,我刚从汉城回来,想对你说一句‘谢谢’和‘抱歉’。”谢谢你慷慨解囊,很抱歉,因为我而给你的生活带来很多的隐患和不便。

    他还是低估了当年爱立对他的情谊,竟然会为了帮助他而饿的得了浮肿病,他现在才知道,当他在时代的暴风雨中艰难挣扎的时候,这个瘦弱的姑娘,竟然以这样的代价和决心,为他支撑起一把小小的雨伞。

    这样语句有些矛盾的话,旁人听了,可能会觉得郑卫是在故弄玄虚,但是爱立瞬间就明白,他是作为魏正在说这句话,他可能从汉城的故人那里,得知了她近些年的消息,知道当初原主是从口粮里给他省下了那两百块钱,为此还得了浮肿病。

    这个故人,有可能是叶骁华,也有可能是陈美云.严小琦。

    俩人目光相对了一瞬,爱立就摇头道:“已经是多年以前的事,郑先生不必放在心上。”

    郑卫张了张嘴,想说她不必这样称呼他,又觉得他确实是“郑先生”,十五年前的那个魏正,已经留在了那个绑着油桶漂泊在海面上的夜里。

    爱立见他不说话,后退了两步道:“郑先生,如果没有别的事,我先走一步了。”得知这个人真是魏正,爱立再对上他,就觉得浑身都有些不自在。

    郑卫默默看了她一眼,才问道:“所以,沈所长一早就认出了我对吗?”

    爱立如实回答道:“不是,只是有些猜测。”

    她的冷静和平静,完全出乎郑卫的意外,他想,或许潜意识里,他是希望在这个他曾经迫不及待要逃离的国家,至少有一个人是惦记着他的。

    但是没有。

    郑卫朝她伸手道:“爱立,很高兴这次回来,能和你遇到。”纵然他明明是为了她,才有的这一趟旅程,但是这一刻,他忽然觉得没有挑明的必要。

    正如她猜测了很久,也不曾上前来找他证实一样。

    爱立微微点头道:“欢迎回来,这是我的国家,也是你的祖国。”她只字不提私人感情,言语间的疏离和冷淡,让郑卫都有些心惊。忍不住问道:“爱立,我们之间,是不是有些什么误会?”

    爱立摇头道:“我想应该是没有的,”顿了一下又道:“郑先生,当年的事,你也不必再放在心上,我相信彼时任何一位有同情心的同学,都会对你伸出援助之手……”

    郑卫不敢再听下去,匆匆道了一句:“叨扰了。”然后,就逃也似的走了。

    相比较郑卫的狼狈,爱立是平静的,望了一眼他的背影,就按照原计划去收拾东西回家。今天是周六,mama叮嘱她要回去吃饭。

    6月26日上午,访问团除了大卫这一拨以外,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地离开。爱立需要找黎东生商量一下,与西德dk集团共同研制新机器的事,意外从他的助理那里得知,他去机场送人了。

    爱立有些奇怪,“送的谁啊?”他们自动化研究所对接的一直是西德dk公司这边,大卫他们还没说要走啊?

    助理道:“是郑卫先生。”

    爱立忽然想起来,还有郑卫这么一个人呢!

    下午,黎东生回来以后,主动和爱立谈起郑卫来,“郑先生说,以后大概不会回来了。”

    爱立点头道:“可能这趟回来才发现,原来的亲人.故友都不在了。故乡已经不是记忆中的样子。”她是看出来,郑卫此次回来,大概是有意来找原主的,但是事实上,在原来的世界里,和很多后来回来寻亲的人一样,他们得到的,只有一座孤零零的坟茔。

    再者,当年郑卫赴港之前,其实已经为他和原主之间的感情划上了句号。

    有些遗憾是注定的。

    第326章 正文完

    爱立回家以后,和铎匀说起来郑卫离开的事儿,樊铎匀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他也是不容易。”二十多岁的年纪,两次抱着丧生大海的可能,都要偷渡到港城去,他所经历的苦难,可能后人都难以想象。

    爱立也觉得有些唏嘘,叹道:“在时代和历史面前,人总是渺小的。”这并不是郑卫一个人的苦难,而是一个民族的苦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