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第78节 (第1/2页)
方念真看了看厨房后门口的两根柱子,灵光乍现。 “不如,你就叫二柱吧!” 作者有话说: (300营养液的加更放在周五,不出意外,本周五、周六、周日都是日万哦~请狠狠地投喂我吧!) 第72章 下乡种地 红薯苗移栽的那日, 方念真带着黄莺一同去看了。 现在气温升得快,新云州也逐渐绿了起来,树也发芽了, 还有盛放的小野花。 方念真脱下了厚重的衣裳, 春天的衣服就是好,颜色又鲜亮又飘逸灵动。 这次她订做衣服的时候, 给她量尺寸的裁缝铺的女老板说她长高了。 许是营养好了补上来了?方念真很是欣喜。 不过她年后开新店太忙碌了,长高了, 却也抽条了,腰身更瘦了。 老钱直接把马车停到了杜家住的院子门口,这地方名叫“水固村”,据说是此地水土较丰,要不然方念真也不会遇上这么多的上等地了。 杜家一家人来门口迎接方念真一行,赖氏笑得眼角纹都加深了:“东家过来啦, 还有小黄莺, 钱大哥, 快,屋里坐。” 方念真看了看,这次她可是见到了杜家的五个女儿了, 最大的估计也有十三、四岁了,最小的看起来走路都还不稳。 方念真跟着赖氏进了屋,杜河也不吭声,不知道忙活什么去了。 这里的院子和屋子虽然旧了些,但是被杜家收拾得极为干净,方念真落了座, 她隐约听见赖氏在外屋埋怨自己的几个女儿不开口叫人。 “那是东家, 还不讨好着点, 一群废物。” 片刻后,赖氏给他们上了茶。 方念真一闻,噢,还不是茶,是糖水。 赖氏双手交握,不知所措地搓着手:“我家平时没人喝茶,这,东家你多担待。” 这都是小事,方念真又不是来这里喝茶的,她笑了笑:“无妨。” 在门口打完招呼后一直“隐身”的杜河此时也回来了,手里拿着两把野菜,方念真认出来那是嫩野山韭和荠菜。 杜河嘱咐自家媳妇:“一会儿给东家添道菜。” 赖氏应声:“诶,我晓得了。” 歇息片刻,方念真就去屋后看了红薯的育苗棚。 杜河育苗学得不错,方念真不怎么懂农事,也看得出来,这些红薯苗苗长得很强壮。 杜河说:“这苗没有全活,活了七成。” 这一点方念真是有心理准备的,一则是红薯在大肃发展时间短,育苗技术不成熟,二来是新云州都没几个人会种的,自然成活率还要再打几个折扣。 除了杜河自己精心育的苗,府衙也送来了当初答应她的“红薯苗报酬”,方念真昨日已经派人把苗拉到杜家了。 赖氏换好了做农活的衣服,留了大女儿和小女儿在家。 “大丫,你好好做饭,看好你meimei,我们中午就回来吃饭。” 出了门,方念真一行人跟着牛车,随他们向田里走去,牛车上载满了红薯苗。 方念真的这片地已经翻好了,还撒了一批肥料,刚走近的时候,气味有些冲,难免要掩住些口鼻,不过待久了也就适应了。 方念真之前问过杜河,要不要雇几个短工来帮忙栽苗,被他拒绝了。 “栽苗是个大活儿,我不放心交给别人,这东西埋得太深太浅都不行,我们两口子能种的过来。” 方念真见杜河如此负责认真,便也放心了很多。 田里的垄已经翻好了,杜家两口子拿着红薯苗“唰唰唰”地种,他家的二丫速度没有他们俩快,但是也认认真真地一颗颗的种。 三丫和四丫则是挎着个筐,往红薯株底下撒一把草木灰。 这时候,就免不了那句流传几千年的古话:“来都来了。” 方念真本来就爱尝试新鲜的事物,她卷了卷袖口,拿了一根红薯苗,下到了田埂上往二丫的方向走。 方念真蹲下身,语气温柔又诚恳:“二丫,你能教教我这个是怎么种的吗?” 二丫眼睛很大,先是有些惶恐,还以为是自己哪里没做对,听清了方念真的话后又变为了害羞,脸蛋和耳朵都羞得红扑扑的。 二丫说话很小声:“东家,您,您跟着我学,这地瓜苗不能竖着进去,得让它倒下来,对,就这样横着插到土里。” 方念真仔细地跟着学,“这样吗?” “对”,想了想,二丫又补了一句,“您种得很好。” 方念真都下去干活了,黄莺和老钱肯定不在干站着,好在两人以前都是干过农活的,一学就会了。 二丫没想到这个东家穿得这样好看,仙女似的,还一点都不嫌弃地蹲在地里干活。 左右环视一下,她娘不在附近,她就愈发大胆地和方念真说起话来。 后来都已经聊到城里的工钱了。 二丫一脸惊讶:“您店里的伙计能赚那么多?一月三两?” 方念真笑了笑:“按照能力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