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重生从小钱挣起 第444节 (第1/2页)
但也正是因为不了解,所以大家对于互联网又有些小心翼翼。 说白了~就是现在国内的很多人对于互联网的认知很浅薄,大家并不愿意在互联网这一块上投入重资。 很多人愿意为互联网掏钱~但这其实有一个限度。 一旦达到这个上限或者是超过这个上限,大家就不太愿意买单了。 这其实也是国内早期那些互联网企业为什么在国内那些老板手里融不到钱的原因,因为他们要的...远远超过了那些老板们愿意给的。 其实...这也不怪那些老板。 毕竟这时候的华夏,可谓是商机无限,赚钱的门道那么多,为什么要选择互联网呢? 不说别的,就拿房地产来说,只要有钱,往房地产市场里那么一投...基本上就等着数钱吧! 互联网不是不能投,而是相比很多传统行业,互联网的风险太大,不值得投入过多的资金。 这也是为什么前世马晓腾后来四处兜售藤讯,却卖不掉的原因之一。 而前世马晓腾兜售藤讯的时候,几乎已经算是走投无路了,如果不是后来找到了融资,什么藤讯什么qq估计后来都不会存在了。 如果实在前世的那个时候,马小云跳出来说要用两三百万购买藤讯,估计马晓腾脸都能笑烂。 但是在九九年上半年的这个时间段...马晓腾还做着把藤讯卖个大钱的美梦呢。 马晓腾的想法很简单~icq一千万的注册用户卖了近三亿美金。 如今藤讯的oicq注册用户虽然只有二十万不到,但是藤讯用户目前的增长速度摆在那里。 不说卖三亿美金,但是五百万华夏币...还是能值的吧? 是的~在马晓腾看来,目前的藤讯起码值500万! 但是在马小云看来,现在的oicq别说500万了,就连两百万其实都不值。 他之所以能给出2—300万的高价,那还是他觉得陈理很看好这个项目的原因。 马小云可不傻,他知道陈理看重这个项目,起码代表oicq这个项目...肯定是有搞头的。 所以~他愿意为陈理的眼光多付出一些代价。但是这个代价是有限的! 三百万就是马小云能承受的底限,因为再高的话...其实就不值了。 愿意很简单~如果花几百万去购买oicq...其实还不如红色小马自己掏钱重新做一个即时通的软件。 马小云相信,如果他愿意拿出三百万的资金重新做一款类似oicq的即时通软件,最后取得的效果绝对会超过目前的oicq。 之所以他没有选择自己做,那是因为目前的红色小马实在是太缺人了。 光一个红色小马安全卫士的配套设施都还没有搞出来,红色小马再重新开一个副本...着实有些难! 所以呢~马小云觉得,如果能以三百万的价格收购藤讯和oicq...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但如果超过这个价钱...那就不值了! 与其花更多的资金去收购藤讯和oicq,那还不如等红色小马这边招兵买马...重新开一个副本。 那么问题来了,马晓腾觉得藤讯和oicq起码值五百万,而马小云却顶多只愿意为藤讯和oicq掏三百万。 这样的情况下~两边自然就谈不拢了! 其实...也不是谈不拢,而是九九年的马小云,对于商业谈判还没有后来那么得心应手。 这家伙忽悠人还行,正儿八经的商业谈判...他可比他那个助手蔡憧新差远了。 可惜这件事拿主意的是马小云,刚刚入职红色小马不久的蔡憧新还没有那么多的话语权。 而且...据马小云所说,蔡憧新其实并不是很看好oicq。 蔡憧新不看好oicq的原因,并不是他对社交软件不感冒。 而是蔡憧新很清楚...oicq其实就是icq的山寨品。 如果oicq是藤讯的,那自然没什么关系,可如果oicq成了红色小马的产品...那就需要注意一些事情了。 蔡憧新担心的很有道理,因为在前世...藤讯就遭受了收购icq的那家美利坚企业的控诉。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马晓腾才把oicq改名成为了qq的。 但说实话~这其实也是在投机取巧。 也就是藤讯是一家华夏企业,国际诉讼实在是有些麻烦,这要是换成一家美利坚的企业的话,估计藤讯能被那家收购icq的企业直接给告的破产。 说实话~估计就是因为这一次,让马晓腾尝到了甜头,所以后来的藤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就习惯性的去模仿和山寨别人。 如果一开始,那家美利坚企业就选择把藤讯告到底...那前世藤讯后来还会不会那么热衷于山寨和模仿呢? 呃...好吧~这其实没什么意义。 因为那家美利坚的公司真要告到底的话,估计藤讯早没了。 总之~哪怕是在九九年,聪明如蔡憧新这样的人,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