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个北宋有点怪 第386节 (第1/2页)
汝南郡王愣了下,随后他捂脸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最后他举起茶杯,微微再抬高些示意,然后一饮而尽:“贤婿,我敬你一杯。” 有陆森这话,他就放心了。 这样子无论是大宋,还是契丹,都有他赵家的人在。 分开投资,这不正是世家豪门的特点嘛,他理解。 之后汝南郡王反而不躲了,开始摇着扇子逛街。 而看到汝南郡王这个模样,大多数关注他的官员们也清楚一点,陆真人来了。 当天夜里,包拯、庞太师与晏殊等联袂而来。 陆森在赵王府后院摆了个小型的系统家园,正等着他们。 几人进来后,汝南郡王拱拱手笑道:“诸位慢慢聊,本王今日看中个花魁,就快活去了,彻夜不归。” 说罢,他哈哈笑了两声后,双手负在身后缓缓离开。 而在系统家园中,陆森早已摆好桌椅,等着几人上门。 他坐着不动,等着几人落座后,旁边的杨金花则给所有的人都倒了杯蜂蜜水,再坐在陆森旁边些。 几人打量着系统家园,而庞太师是披着绒衣来的,进来后便觉得热,脱去大衣后,说道:“自从陆真人离开京城后,老夫已有数年没有待过这么舒服的地方了。” 以前陆森在京城为官时,庞太师也偶尔来家里做客,因此清楚系统家园与普通人家的不同。 “若是你辞官,到杭州养老,想住到什么时候都行。” “咳咳,免了免了。”庞太师干笑两声,让他辞官,不太可能的:“既然大家都是熟人,也不用拐弯抹角了。森儿,你是个什么想法?” “我能有什么想法?”陆森眯着眼睛笑道:“不是你们逼我作选择吗?” 众人一听这话,都觉得头皮有些发麻,这完全是已经极为恼怒的表现了。 陆森见几人都不说话,便继续说道:“几位堂堂朝廷大公,怎么都哑巴了。” 虽然说庞太师是庞梅儿的爷爷,但这种谈公事的时候,就不太方便讲私情。 几人还是不说话,最后还是包拯出言说道:“陆真人,你既然愿意出现在这里,就表示,你还是愿意谈下去的。” 陆森挑了下眉毛,包拯的话说得确实对。 因为秘旨是曹太后发的,不关中书门的事情,因此陆森觉得,还是得给他们一个机会。 “我确实是有这意思。”陆森叹了口气:“我知道你们与这事无关,但有人在逼我,而且你们也没有注意到,这就说明是你们失职。” 几个人都没有说话。 确实如此,他们大意了。 若是赵祯还在,即使要发旨命陆森回京,也得经过中书门的同意。 但太后……他们完全没有想到这娘们居然如此造作,居然避开中书让,掇度小官家给陆森发了这么一道旨意。 即使不是真正要卸除陆森的监军之职,即使是打着让陆森回来、与福康公主见个面的意思,但内容是让前者回京是不争的事实。 不管真正的意思如何,外面的人就知道一点,陆真人被召回京了。 而陆森前段时间才说过,再在前线征战时召他回京,他就投奔西夏。 若是陆森当这事什么都没有发生,外人怎么看待陆森? 不觉得陆森说话就像放屁一样,完全不可靠? 越是名人,说话就越得慎重,作出的许诺就得做到,否则以后就没有多少人会把你再当一回事。 晏殊在一旁拱拱手说道:“陆真人,我们知道是朝廷有错,但你想要个什么样的静态?国师之职,加官进爵,或者是封公?” 晏殊这人,做事很稳,否则也不会担任礼部尚书一职。 毕竟‘礼仪’这种东西就是讲究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得沉着应对。 陆森看着他,笑道:“这事不是我待如何,是朝廷想如何!” 几人都是老油条,包拯这个耿直之人,其实也是老油条,他只是喜欢直白一些,不代表着他不明白陆森的意思。 晏殊叹气道:“本官清楚,修行之人是不在乎功名利禄的,但陆真人你要如何才能消气,请给一个提示我们。” 陆森摇摇头:“既然你们装傻,我就把话说明了吧。事情的的走向如何,不是由我来定,是由你们来定。你们做得如何,决定了我未来会如何选择。” 此时富弼在一旁拱手,义正严辞说道:“陆真人,难道你就没有家国之情吗?” “我自幼在山林长大,在来到汴梁之前,从未与宋人有过交流,你居然问我有没有家国之情?” 陆森这说的是实话,他来汴梁之前,确实只与新中国的人民有过交流,从未与宋人有过交流。 富弼一下子就说不出话来了。 陆森继续笑道:“况且我的师傅,不知道活了多少岁。若是真按这算起来,我估计有可能要复辟周礼,重建周朝方可。” 富弼这下子脸就有些黑了,被堵得说不出话来。 包拯和庞太师两人抿嘴轻笑。 他们两人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