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捕快那些年_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52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524节 (第2/3页)

总算看到了曙光。

    ……

    这几日,范小刀一直住在了六扇门对面的客栈之中。

    虽然朝廷对他依旧通缉,但是由于赵行在外面的牵制,让许多人依旧以为他并没有入城,到了二十九,朝廷宣布关闭城门,除了公务或紧急事项可以凭借手续出城,京城严禁进出。

    如此一来,对城内的管制也松了不少。

    毕竟到年关了,当官的、当兵的也都想着能够安安稳稳地过个年。

    范小刀换了一身短襟,扮成一个中年大汉,一个人走在了大街上。

    京城中这才开始有了点年味,虽然准备得有些不足,但聊胜于无。有些百姓家,开始挂出了红灯笼,一些迫不及待等待着过年的小娃们,也忍不住穿上了过年的新衣服,在街上玩耍。

    路上依旧有巡逻队。

    他们对街道的巡视,也都是象征性地沿着既定路线走过场而已,甚至从范小刀面前走过时,目光都未曾在他身上有任何的停留。

    临近年关,绝大部分的酒楼饭庄也都停业歇息,忙碌了一整年,伙计们也都回家过年,只有零星的挑货郎,挑着货担,在街上叫卖。吹糖人的手艺人,吸引了不少孩童的注意力,他们把匠人围在一起,看着融化的糖被吹成了一个个惟妙惟肖、生龙活虎的人物、动物,不由发出阵阵惊叹声。

    那人取出一块糖,一边吹糖人,一边唱道:“看那常山赵子龙,单枪闯入长坂坡,刺落夏侯恩,缴获青釭剑,七进七出,救出个刘阿斗,此乃真英雄。”每唱一句,吹一口气,就如在诉说故事一般,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不片刻,身穿铠甲骑白马、手持长枪的赵子龙,便出现在了孩子们面前。

    这,大约就是烟火气吧。

    范小刀心中如此想。

    对老百姓们来说,这就是生活。

    看似平静的京城,又有谁能想到,却成为了各方势力的角逐场,又有谁能想到,一个朝廷的通缉犯,正漫步走在大街之上,再思考着如何揭穿当今皇帝的真面目?

    看得出来,几个童子十分想要这个糖人,可是三十文可不是个小数字,几个孩子凑了凑,还缺五文,苦苦哀求之下,那吹糖人的始终不肯松口。

    范小刀趁机帮腔,道:“就差五文钱了,老板通融一下。”

    老板叹了口气道:“不是我不想,而是最近朝廷管制,城内物价飞涨,像这些糖,以前一斤两百文,现在直接涨到了五百文,这个糖人,我卖三十文,也就赚个五文钱,这么冷的天,不就白忙活了吗?”

    范小刀掏出五文钱,递给了老板。

    几个孩童拿着赵子龙,对着范小刀连番道谢,兴高采烈地离去。

    范小刀问道:“物价这么高了?”

    老板道:“可不是嘛,都怪那个姓范的家伙,我若是碰到他,恨不得抽他筋,剥他皮,让他不得好死!”

    范小刀心中一惊,他仔细思索了半晌,确定并不认识这个吹糖人的,于是问,“那个姓范的,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让你如此怨恨?”

    老板道:“他一个人弄得京城人心惶惶,物价飞涨,你说有没有伤天害理?听说东门外,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每天都要冻死好几个哩!”

    京城中有不少乞丐、流浪汉,一般都聚在东门外,往年都有些城内的善人们开粥铺,救济施舍他们,今年城中管制,又是冷冬,接连下了几场雪,发生冻死之事,也不稀奇,只是没有想到,百姓们却把这件事,怪罪在了他的头上。

    范小刀道:“听说,抓住他有十万两赏银哩!”

    老板冷笑一声,“那个姓范的魔头,杀了东厂十三太保,又从三万大军的鸡鸣山逃脱,这本事还不得上天啊。十万赏银,那也不是给我们的。我们就是普通小老百姓们,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清楚!”

    范小刀又试图辩解,“东厂十三太保,在京城横行霸道,无恶不作,他杀了对方,那可是行善事啊!”

    老板道:“好事?十三太保固然可恶,但也没欺负到我们头上。也没让我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