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宫追悔莫及 第165节  (第2/3页)
    他起身用青筋毕露的手掌扣着窗框,几乎想翻出去,去阻止簪缨那个自取灭亡的决定。    簪缨脚步微错,回眸,轻淡地问:“女帝?那便是我的终点吗?”    沈阶双目    烧红看着簪缨离去,身体慢慢地,无力地沿墙壁滑坐下去。    他低头看着自己挥毫写策的手指,恍惚忆起,他所见到的女郎第一次心软,比在尹家堡和蒙城时都要早。    是在建康的朱雀桥边,她送了一袋救命钱给他,却为顾忌他这个素未谋面的寒士的自尊,说成买策钱。    那是她性格里磨不去的美好底色。    他自己都分辩不清楚,方才那些劝谏,有多少是怕女郎选错了路,使大道不行,又有多少,是怕她失去了一生所爱,将来后悔难过。    他靠着墙壁无比自嘲地笑两声。    沈蹈玉,你这滔天的野心啊……    他笑过,目光坚定起来,忍受着浑身骨骼的炙烧酸痛,从怀里摸出防身的匕首。    “阿母,恕孩儿不孝。”    佛睛黑石不能有失。    ·    簪缨走出跨院,在洞门外看见了傅则安。    白发郎君正眼观鼻鼻观心地低头数地上蚂蚁。    也不知方才的对话,他听去了多少。    簪缨顾不上这些,她的眼神比进院前更沉暗,问统计出了多少免疫的北府兵,傅则安看了她一眼才答:“十人。”    就这么多。    “阿弥陀佛。”院落拐角突然响起昙清方丈的声音,他转进来,双掌合十道,“老衲身边还带了些武僧,些许能帮上些优昙华的忙。”    “还优昙华呢?”簪缨快步迎过去,不敢让老方丈靠近沈阶所在的小院。    之前她本是玩笑一句,请昙清方丈去洛阳白马寺,没想到这位声名在外的高僧老小孩似的答应了,舍弃济南本家,不依不饶地跟定她。    今有此变,簪缨已经后悔连累了这班僧人,哪里还能使其涉险。    “都是性命,贵寺僧人难道比别人百毒不侵不成。”簪缨按了下怀中的檀盒,“要念经超渡,时候还早些。”    昙清却回了句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话,“优昙华有所不知,北地信佛的百姓,多啊。”    ·    谢榆骑着他日行五百里的坐骑,频频打马,撒着欢儿地往前跑。    若沿途行人有机会看到,如此一个雄壮男儿脸上露出的却是孩子般的笑意,大抵会惊愕不已。    谢榆实在不能不高兴,大司马的第六味药找到了,这比打了胜仗还令他欢欣鼓舞。他算着唐娘子的行程,影卫来报时他们尚在三川郡,算算行速,现应在武德附近。    谢榆全速赶往武德县,然而来到城关,却见城门紧闭。    那守城门的正是北府的兄弟,谢榆询问才得知这里起了瘟疫,须臾之间,眼里的笑意日沉西山。    他沉声道:“具体情况详细报来,唐娘子现今何在?”    牙门将将前因后果与谢参将禀报过,道:“唐娘子已往山阳城去了。”    “佛睛黑石……”谢榆的一身热汗全冻住了,颤声问,“葛先生是说佛睛黑石能治瘟疫吗?”    牙门将听问便答:“卑职是如此听葛先生说的。”    “驾!”谢榆策马直奔山阳。    ·    簪缨点齐人后直接弃车骑马向山阳开拔。    除了一去一回的葛清营,她带走的人只有那十人,生平头一回,簪缨出行没有侍女,没有影卫,也没有幕僚,这些人通通被她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