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62 (第2/2页)
才意识到问题有些严重,兵部尚书刘大夏派员赶赴霸州卫查看情形,本不想将此事公开,但部下提醒他还是通报一下为好,刘大夏这才极为不情愿的通报了朝廷。 时值半夜时分,朝廷上下得知消息之后吓的魂飞魄散,尽管刘大夏一再表示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一般的通报罢了,但文武百官聚集在一起商议之后还是决定紧急入宫觐见皇上商议此事。 得知消息之时,正德正在西苑豹房穿着薄衫蒙着眼睛和几名女子追逐嬉戏,听到消息之后竟然吓得站立不住一头磕在案几角上,磕的鲜血淋漓。 第一卷第三五五章掉以轻心 第三五五章(谢烨烁、但愿不书荒两位兄弟的月票。) 宋楠在第一时间就得知了文安暴乱的消息,身为锦衣卫衙门的首脑,大明各地散布着数万锦衣卫缇骑,每日的消息如同雪片般汇集往京城之中,慢说是离京城只有数百里的霸州境内,便是数千里外的西南西北边陲,锦衣卫内部的消息传递系统也可在可数之日内将情报传递过来。 一开始,宋楠也并未重视这个消息,锦衣卫衙门每天要收到各地汇总来的数千条情报消息,几乎每天都有关于民乱、旱涝、匪患等等方面的情报,实在不足为奇。近数月来,各地民乱的消息越来越多,颇有铺天盖地之势,宋楠关注的重点也不在暴乱本身上,而是积极分析于其发生的原因。 随同情报一起送来的还有暴乱贼首的资料,文安县域虽无锦衣卫衙门存在,但相邻不远的霸州可是有锦衣卫千户所衙门的,所属的也是满员一千多人的锦衣卫旗校,每日数百旗校奔走于左近县域侦缉情报,文安县自然也在其中。 锦衣卫早就对辖地中的官员、各行业的翘楚人物,乃至地面上的痞子头等等有了系统的造册统计,只要知道他们的性名,便可知其大致的资料。 “刘六,真名刘宠,刘七,真名刘宸,皆文安县城东刘庄子人,二人自幼学武,善兵刃射箭,勇武过人。其父生七子一女,仅存刘宠刘宸两子并幼女刘月蓉;本务农,近年因流民弃田奔流,三五合而为盗匪,霸州府令各地县域整治清理,抓获流民惩治归田耕种,因刘氏兄弟悍勇,文安县遂聘刘氏兄弟为首数十人为赏金抓捕手,每日奔走县域高山树丛之间,行抓获盗跖匪徒流民归案之事。” 短短的一段关于刘六刘七两兄弟的描述,宋楠基本上了解了这造反的两兄弟是什么人,原来这两兄弟原来也是种地的平民,只是因为身上有些功夫,平日里在乡间也有些名气,所以再被官府聘请为类似赏金猎人的角色,从事抓捕文安县境以及周边县境内的盗跖匪徒和脱离土地的 啸聚流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