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吹出来的名将 (第1/2页)
于谦是不是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不知道,但是把“bei京保卫战”说成挽救了大明就完全是脸上贴金了。 只要看看当时的局势就知道,也先根本没有能力攻打大明的京城!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北宋的首都保卫战来对比! 北宋实行强干弱枝的制度,其军队分禁军和厢军,这其中禁军在京城,而厢军在地方,他们的主要责任不是作战,他们是杂役军,职责是“供百役”,如壮城军用于修筑城池,可以说战斗力很差,没什么用! 在北宋末年最有战斗力的军队是西军,也就是在陕西和西夏常年打仗的几十万军队! 可惜这只军队一半损失在攻辽战役上了! 另一半“京城保卫战”跑来支援!正是靠着这只军队,北宋打赢了第一次“京城保卫战”! 当时他们面对的对手是灭亡了大辽的十几万金兵,那个时期金兵的战斗力不低于后来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 连弱宋都把都城守住了,更别是明朝了,这个时候明朝可是最鼎盛时期,全国兵力不下百万! 至于对手是也先,跑到京城的只有几万人,战斗力远远弱于当年金兵 而大明的兵力,首先是跑回来的十几万人,这些人虽然没有斗志,但是守城总是可以的! 第二就是来自全国的援军! 明朝最精锐的军队除了京城的三大营,就是九边大军! 这个时候的九边大军除了大同镇有一些损伤,但其余各镇兵力未损,再加上山东、河南等地的军队,大明聚集几十万大军小意思! 另外蒙古大军长于野战,对攻城根本不擅长,呆在京城下不动的话,被明军合围是肯定的。 那个时候的明军可不怕和蒙古人野战,不像崇祯时期,面对八旗军队,明军除了守城竟然没有敢野战的! 这么说吧,也先没想到能俘虏皇帝,他就是来占便宜的,既然抓了皇帝肯定要来京城转转,要好处,至于把京城打下来根本没考虑! 因为打下来也守不住! 至于打下首都明朝就亡了,那你实在是想多了! 汉朝甘泉宫都被匈奴烧了,美国打加拿大结果被英军反扑连白宫都被烧了最后不都没事! 只要九边在,辽东在,连粮食都需要江南支持的首都其实作用没有多大! 面对于谦的严词拒绝,也先也不在意,直接把军队分散打草谷,京城周围这么富,那些庄园防御力可比不上京城,趁着各地援军还没来,能抢多少抢多少! 晚了被明军一合围,想跑也跑不掉了! 对于明英宗这位俘虏,也先也是礼遇有加,因为他知道根本灭不了大明,这和北宋的两位皇帝遭受的耻辱完全不一样! 至于于谦,他也知道京城保卫战肯定胜利,在监视也先军队的同时,对军权进行了致命的改革! 因为他的志向就是“以文统武”! 于谦在原来的“五军、三千、神机”三大营中挑选了十万的精壮士兵,分五营团cao,并把它叫做“团营法”。 随后有吧团营的士兵数量增加到十五万人,分编为十营! 每营一万五千人,每一营任命一个都督,每营的都督下面设置三个督指挥,每个督指挥统领五千人,督指挥下面又设五个把总,各统领一千人,把总之下又设指挥两人,各统领五百人,指挥之下又设管队官两人,各统领五十人。 严格起来说这样的改革没什么不好,他让明朝的军队系统得到了全新的改变,让各级分工明确,等级严格,不至于在将帅传达命令时出现错乱,在交战时,每个部门跟着自己的头目就行。 但是于谦竟然自己直接担任大都督,开始了明朝文人领军的传统! 同时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军中的位置,直接把五军都督府抛开!由兵部管军队的考核升迁! 就像前面说的那样,因为培训方法不同,将门一灭就会失了传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