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五章 张良献策 (第4/4页)
现在的暴秦峣关守将,还是不是陈求那个匹夫?” “隔得太远,道路又阻塞严重,不知道。”项康摇头,又忙问道:“怎么?叔父你认识暴秦军队的峣关守将陈求?” “不认识,只是知道一点这个人。”张良也摇头,然后说道:“这样吧,右将军,等到了峣关的时候,如果探明了暴秦的峣关守将还是陈求,请务必告诉外臣,外臣或许还能给你帮上一点小忙。” 项康一口答应,又赶紧问张良能给自己帮上什么忙时,张良却摇头卖起了关子,微笑说道:“还是到时候再说吧,如果现在就说了,到了峣关暴秦的守将又换了人,外臣就要让右将军白高兴了。” 见张良坚持要卖关子,项康也没有坚持,又和张良说了几句闲话就准备回去,张良则又想起了一件事,忙说道:“右将军,还有件小事,适才我见你的将士在武关城里开仓放粮,赈济城里的黔首黎庶,觉得光是这样也不是办法,武关位于峡谷之中,田土稀少,绝不可能养活这么多的武关住户,左右南阳地广人稀,右将军不妨组织人手,把他们全部迁移到南阳境内居住。如此一来,既让他们不必担心以后的衣食问题,也可以消弭武关城内的隐患。” 项康心中一凛,忙向张良道谢道:“多谢叔父指点,武关重地,是不能留下隐患,必须牢牢掌握在小侄手里。” 见项康对自己言听计从,一直没有机会大展拳脚的张良当然是大感欣慰,也忍不住在心里又一次抱怨起了自己的好友项伯,心道:“伯兄,如果不是托了你的福,我真不知道要少走多少弯路啊。” 项康历来就是从善如流,觉得张良的几个建议很有道理,回到了少帅军的营地后,马上就召集了几个心腹,把张良的建议告诉给了他们,结果周曾、陈平、周叔和郦食其等人都是一听叫好,都认为张良提出的三个建议目光长远,最是稳妥不过,项康也马上拍板定案,决定全盘采纳张良的三个建议。 再接下来当然是着手实行,组织武关百姓迁居南阳腹地倒是容易,随便派一支辅助军队就可以去办,挑选一名可靠将领从武关直接进兵汉中却是一个大问题,结果让少帅军文武十分惊讶的是,项康经过了深思熟虑后,竟然决定派遣郦食其的弟弟郦商率领五千军队进兵汉中,副手则是早在下相时就加入了少帅军的文职官员仓批。 见项康如此重视自己的兄弟,郦食其当然是大喜过望,忙替弟弟向项康道谢,项康笑着摆手表示不必,还说这是给郦商第一个率军杀进武关重地的奖励,心里却说道:“也只有你弟弟最合适,资历浅威望不高,拉不走我分派给他的军队,还有你留在我身边当人质,他就算打下了汉中巴蜀,也用不着担心他割据称王,成为我的对手。” 进兵汉中的偏师主将决定后,项康当然又在第一时间找来了叔孙通叔孙先生,结果听到项康决定派人潜往咸阳劝说赵高投降,叔孙先生当然是直接就瘫在了地上,满头大汗的哀求道:“右将军,不是下官不愿效力,是下官在咸阳的熟人实在是太多了,绝对还是没见到赵高老贼,就已经被人给认了出来,会耽误了你的军机大事啊!” “叔孙先生放心,我不是叫你去。”项康笑道:“我是想让你在你的弟子里面,给我举荐一个能言善辩又比较熟悉咸阳情况的弟子出来,让他替我去咸阳和赵高联系。” “你早说啊,吓死老夫了。”叔孙先生长舒了一口气,又擦了一把冷汗,然后马上一跃而起,滔滔不绝的说道:“右将军放心,下官这就回去召集我的弟子,对他们明知于理,晓之大义,让他们自告奋勇,毛遂自荐,志愿去咸阳替右将军你劝说赵高老贼暗中投降!下官还可以担保,下官的弟子们一定会踊跃请缨,不畏艰险,慷慨赴任,报答右将军你长期以来对他们的提携重要之恩,答谢……。” “行了行了,快去办吧,人挑好了马上带来见我。”项康不耐烦的挥手打断,又在心里嘀咕道:“自己没胆量去咸阳见赵高,叫弟子去冒险倒是慷慨大方,孔老儿如果知道儒家出了你这么一个败类,绝对能气活过来。” (孔老二:不会,他这手还是跟我学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