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节 (第3/4页)
咙里,有些不自在起来。 “陛下恕罪。”多须蜜等几名宫婢内侍阻拦不住元脩, 紧随他进了帷幄,见皇帝还衣衫不整,顿时吓得魂不守舍, 忙垂首退了出去。 皇帝虽然狼狈,也迅速端起了架子, 他沉着脸道:“寿阳公,你要拜见朕, 怎么不通禀?” 元脩垂下头, 脸上晦暗不明,“臣知罪。” “你先退下。” “是。”元脩嘴上应承着,一双阴沉的眸子却惊疑不定地往阿松脸上窥去, 猜测她是否已经将自己意图南逃的计划告诉了皇帝,阿松心知肚明,反手将肩头滑落的衣领拽起,对元脩微微地一笑——这一笑不啻于一个惊雷,元脩眉心骤跳,“陛下,”他杵在帷幄里不肯动了,“臣不胜酒力,还请陛下恩准臣先携家眷回府。” 阿松似乎有些怕他,冰凉的指尖落在皇帝肩头,往他身后躲了躲。皇帝见元脩如此不知好歹,更着恼了,敷衍他道:“你喝多了就早点退下,别在这里发酒疯。” 元脩却不肯装糊涂,“臣的夫人还在陛下身后。” 皇帝勃然大怒,霍的起身,“元脩,你是要逼朕将你治罪吗?” 元脩紧咬牙关,脊背上冷汗涔涔,要退,怕阿松在皇帝面前嚼舌,杵在这里不退,又要承受皇帝雷霆之怒,挣扎片刻,正要开口,内侍在外头通传:“安国公和樊常侍到了。” 这是连外面的人都惊动了,好好一场风流韵事,被硬生生搅成了闹剧,皇帝扫兴至极,推开阿松,将衣裳略微整了整,沉着脸道:“进来说话。” 周珣之先樊登一步走进来——他年轻时应当也是名美男子,如今年过五旬,依旧步履轻捷,意态闲适,远远站在帷幄边上,他也不抬眼,只垂眸笑道:“有禁军的勇士射中了头彩,在等着陛下的赏赐呢。” 樊登则飞快掠了一眼,见皇帝衣饰尚算整齐,华浓夫人静静地在一侧阴影里侍立,没有那种不堪的景象,他松了口气,转而扯住元脩的手臂,笑道:“听说寿阳公也精于骑射,怎么不见你一展身手?” 明知这两位肱股之臣特地赶来替自己解围,皇帝不好再摆脸色,勉强说道:“寿阳公还没出手,焉知中头彩的不是他?” 樊登哈哈一笑,“寿阳公,请吧?”不由分说,将元脩推出了帷幄。 见元脩和樊登被一群侍卫簇拥着往城楼上去了,阿松也无声地对周珣之拜了拜,退了出去。帷幄里复归平静,皇帝脸色却阴沉得仿佛山雨欲来。 自阿松背影收回目光,周珣之瞟一眼皇帝脸色,叹道:“陛下,何至于此啊?” 皇帝道:“你以为朕是为一个女人吗?元脩此人心机颇深,手段毒辣,朕有些忌惮他。” 元脩也算能忍,今天为何突然这样沉不住气,周珣之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他冒犯天颜,的确有罪,陛下想怎么样?将他褫夺爵位,贬为庶民?” 皇帝低声道:“当初樊登在建康兴许就不该留他一命。” 周珣之道:“留他一命,尚且能威慑元竑。这个关头将他赐死,就算不是为女色,天下人也会以为陛下是为了女色。” 皇帝平日对周珣之还算尊崇,今天也格外烦躁,“朕要想一想。” 死一般的沉寂中,君臣二人各自想着心事,帷幄外时不时响起一阵欢呼,不知又是哪个侍卫射中了彩头,一场龃龉似乎风过无痕,皇帝沉沉地盯着外头黑压压的人群,忽而扬声道:“来人。”待内侍进来,他附耳低语几句,随即起身,潇洒地一笑:“国公,咱们也去,看看今夜头彩落在谁手上。” 皇帝重新露面,将士们纷纷摩拳擦掌,抢先要在御前大展神威,元脩则是盛情难却,不得已随便射了几箭,退出阵外,扭头一看,见阿松独自一个,有恃无恐地站在帷幄边,一双眸子被篝火映照得灿然生辉。 夜色渐深,皇帝兴致正盛,丝毫没有倦意,今夜脱身的希望是渺茫了,元脩满腔恨意在胸中激荡,慢慢走到阿松身侧,和她并肩遥望着箭场上的情形,唇边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