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7页 (第2/2页)
,如今甫一换了新环境,竟是不大习惯,有些水土不服,连着几日上吐下泻。 冯凌这几日都是一回来便去看徐谦,给他熬了碗药粥,端到他跟前。 徐谦接过粥却不喝,只用勺子一圈圈搅着。 冯凌对徐谦的尊敬不亚于对齐方瑾,即使官职高于他,来看他时也是站着,徐谦不说,他也不坐。 “兄长今日可好些?” “好些了,”徐谦笑着应了,“但恐怕还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 “兄长喝不惯永乐江的水吗?” 徐谦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眸子轻轻一抬,眼波里浮着一层水,温声回答:“嗯,太苦了。” 永乐江的水,太苦了。 冯凌没弄懂他的意思,他接着放下碗,说:“我看过你制定的条律了,很好,有些地方我做了修改,你回去看看,此外还需再加一条。” “兄长请说。” “战时,不得伤害俘虏、降军、百姓一人,不可掠夺百姓财物,违者,斩!” 冯凌很少见徐谦眼神如此凌厉,连声应道:“是,凌儿回去便加上。” “狄行的事现在怎么处理?” 那日狄行嚷嚷着要戴罪立功,秦景宣带着人去他府上搜,最后竟搜出了一沓单尧的信,狄行说这是他在蜀都的眼线,将来还可继续用,接着便是求饶不断,总之就是厚着脸皮要留一条命。 若是按照东晋律法,确实可以免掉死刑,但是徐谦却谨慎:“那一沓信呢?” 冯凌带着徐谦去翻找单尧的信,徐谦一封一封看过,大部分跟狄行说的都对得上,正要说话时却看见了不同的字迹。 单尧的信里混了一封别人的信。 而那个别人,正是他的俞儿。 那是俞儿的字,霸道得很。 冯凌看兄长突然停了动作,还以为是找到了什么重要证据,当即凑上来问:“兄长,可有什么发现?” 徐谦双手捧着拿着旧绢布,虔诚得像朝圣,他摇摇头:“这是,是他二十二岁那一年,去蜀中前写的信。” 颜俞那时候二十二岁,还没到蜀中,就已经知道要放长线钓大鱼,利用韩墚促成三国合纵,最后成功并相三国。徐谦忽然笑了,他的俞儿,从来就没有笨过。 “这不是证据,让我带走吧。” 冯凌看了一眼那信,立刻认出是颜俞的字,他们兄弟向来情深,如今走到这一步,也是迫不得已,他没有理由阻止徐谦。 “那其他的······” “信件可以伪造,你建议帝君验过真假之后再行判断,免得狄行轻易逃脱。” “可是兄长,要怎么去验真假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