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佛_第二百三十七章 菩萨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七章 菩萨愿 (第3/3页)

辟邪,相互吸引之效,如今分别套在这二人手上,既增寿保平安,又令二人更加心心相印。当即笑着,向着多吉一合掌。

    这时候,偏殿内,那一男一女几乎差点喜极而泣,在蒲团上,更加虔诚的诵持普贤菩萨。

    多吉对着悟虚,回礼笑道,“有情人终成眷属,师弟,你我且回向普贤菩萨罢。”

    悟虚随即与多吉一道,在法界,各自双手外缚,两中指指端相合竖立,结普贤菩萨三味耶印,口中念诵普贤菩萨真言。

    不一会儿,悟虚,便看到一尊佛像,乘白象,头戴金冠,手持如意,朦朦胧胧出现在法界中么。悟虚知道,自己在普贤菩萨道场,结普贤菩萨法印,诵普贤菩萨真言,自然而然,法界有此感应,有此异相。便向着法界出现的这尊朦胧的普贤菩萨佛像,合掌行礼。

    这时候,许多人,因为听说了普贤菩萨在此显灵,络绎不绝地赶了过来。从悟虚和多吉一旁,匆匆而过,走进偏殿,纳头便拜。那后来者,便跪拜在偏殿外,乃至寺庙外,口诵普贤菩萨名号。

    不一会儿,许多愿力,涌进悟虚法界之中。待到悟虚感觉到不对,散开手印,停止念诵之时,自己的法界已经如蓄满了水的池子,愿力如潮,无处不在。

    这些愿力,乃是所求之人内心中,最深处的愿念。不管所求之人,他们嘴上,或者心中所显露出来的是什么,但悟虚却透过他们的愿力,将其最深处最真实的愿望念想,看得清楚明白。若是稍加联想,便如看尽人间百态,尝尽人间冷暖,洞悉人性善恶。

    悟虚见此,心中有同情,有哀悯,有无奈,有心酸,有激愤,有赞叹。

    有求姻缘的,有求财禄,求富寿,求相聚,求攀缘,求求不得。也有一些芝麻大,绿豆小,鸡毛蒜皮,甚至是清官难断的家务事。

    当然,还有那求三妻四妾的,求人不得好死的,求己不劳而获的。甚至,有书生求隔壁寡妇,有老员外想喜得贵子,有父母官求夺人家产。

    这些善愿恶愿碎碎念,大大小小,繁多杂乱,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看得悟虚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尤其是那蒙昧的,那贪婪的,那恶毒的,那阴险的,那丑陋的,那万恶的,令悟虚心生厌离,无名火起。正要运转法界,加以寂灭,却又顾忌那些孤苦的,卑微的,受难的,善良的,纯真的,那可怜可叹可敬可佩的愿力。

    有人不远千里,只求卧床多年的慈母康复;有人泪流满面,只因被歹人*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有人满手茧巴,但求今年有个好收成,缴了地租,还有些余粮;有人愁眉不展,只盼着夫君早日归来,莫要死在了沙场;有人意气风发,誓要救万民于水火。。

    这些正愿善愿,悟虚怎能因为那些邪念恶愿,而一股脑儿地不加以寂灭。但所有愿力,全都交织在一起,难分难解难断。何况那些正愿善愿,十之.,悟虚也无法无力去回应,去护佑。

    最终,悟虚只得又结普贤菩萨法印,诵普贤菩萨真言。法界之中,普贤菩萨佛像又朦胧浮现,那些愿力,随即如潮水涌了过去。

    外面的愿力,源源不断地涌进悟虚法界,随即又涌向普贤菩萨佛像。悟虚渐渐地,有些晕晕乎乎,恍恍惚惚中,似乎听到一浪接一浪的呼喊声,从耳边呼啸而过。

    “我要,我要,我要”

    “杀杀杀杀杀杀杀”

    “可怜可怜我吧。”

    。。

    忽然,耳边传来一声惊雷,悟虚忽然惊醒,怅然若失地看着对面的多吉。多吉站在云海金光之中,以雪/山/狮/子/吼,合掌诵道,“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这两句,乃是佛经开经偈的前两句。相传,乃是武则天,读《华严经》之时,觉经义之妙,心生欢喜而作。悟虚方才,因结普贤菩萨法印,诵普贤菩萨真言,在普贤菩萨道场,目睹众生愿力,沾染众生因果业力,如经百千万劫。多吉以佛门狮子吼,将悟虚震醒,又带到高处,施展法界隔绝诸愿,又见悟虚神情萎顿,意兴缺缺,便将这两句开经偈言诵出。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悟虚喃喃念道,透过脚下祥云金光,望着下方颗颗如葱人头,滚滚浊浪愿海,复又将此开经偈后两句诵出,“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正所谓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说一下,写佛门道场,不能不涉及一些佛法教义,小说只是戏说,诸位看官且当小说看,以免小生无意犯下大错,平添因果)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