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六章 终上山 (第3/3页)
无上,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与本门‘一声阿弥陀佛,即可成佛·’一脉相通,理趣如一。” 实际上,悟虚诵持《妙法莲法经》,所理解的重在“世尊以何大因缘现世?” 正如悟虚先前对张翠露所言,世尊以大慈悲心,见众生皆苦,所以化身万千,显化于世,随缘机巧,开权显实,遍渡众生。其中,首要,便是大慈悲心。 那灌顶和尚等四人,乃是天台宗之人,主修的佛经,也是花莲妙法宗所持。说来说去,还是香火情,同门谊。且具体而言,其止观之法门,也是悟虚修持之法门。是以,悟虚以礼相待,说要讨教佛法,便自观自在,入了定去,纵然灌顶这四人显出法相,以佛音逼迫,悟虚只作未闻,静待声声如刀斧而加身。那灌顶四人,顿时便知悟虚真个是止观之境,是以退去。 悟虚继续疾飞,飞了片刻,前方又有许多僧人飞出,拦在前面。 悟虚,此刻,心中那无名之火,日益猛烈,试问今日之莲法峰,竟是何人之天下?且不论出自花莲妙法宗,自己好歹也是佛门一脉,还是真人修士,怎的接二连三,不依不饶?究竟是何缘由?是何道理? 待前面那些僧人各自依方位,在虚空站定,悟虚不待对面为首者开口,冷声问道,“来者何人?!” 那为首者,明显愣了愣,随即合掌道,“可是悟虚大师?嵩山少林寺罗汉堂,在此恭迎。” 十八罗汉阵?悟虚颇为恶趣味的数了一下,恰好! “小僧自人世间归来,难道还须经过少林寺十八罗汉阵不成?”悟虚一边不紧不慢地数着手中那一百零八颗金刚密因生死了义珠,一边笑问道。 那为首和尚,长叹一声,“贫僧行痴,得灵隐志藏大师传讯,在此恭候悟虚大师多时。” 悟虚从曼陀罗法界摄出一枚白骨剑化作的寂灭珠,托在掌心,似笑非笑,“小僧何德何能,劳烦诸位师兄如此兴师动众?” “阿弥陀佛,此处乃莲法峰咽喉之地,我等奉命值守,不许一人无令牌而上山去。还望悟虚大师见谅。” “原来如此。”悟虚手掌虚握,掌心中的寂灭珠随即飞出,“那小僧便闯一闯少林十八罗汉阵!”寂灭珠化作白骨剑,随着悟虚身形,如一道电光,朝着对面飞去。 一阵阵佛号声中,那嵩山少林寺十八位僧人,结阵,游走,手中佛门法器,放射万千光华,真真如天罗地网。 悟虚身处其间,手持白骨剑,祭出曼陀罗法界中的寂灭之气,势若长虹,冷若冰霜,以涅槃之意,射无相之光.. 莲花峰上,一处密境,佛息弥漫,数位光头,宝相庄严,华贵袈裟在身,各持法器在手,结印诵经,气象万千。其所围绕之中,一个金色木鱼,露出半截,宛如实质,却在空中化作完整影像,起起浮浮。 忽然,那半空中的金色木鱼影像,一阵颤动,随即破碎。那露出半截的金色木鱼,也犹如老鼠见了猫一般,消失不见。那数位光头的诵经声,犹如失去了遮掩,声声震天,直冲山顶,更有无数莫名光晕,随云荡漾。 “为何如此?”一名无发无须,体态富贵,慈眉善目的和尚,轻呼道。 “阿弥陀佛,原来是悟虚归来,此刻正与嵩山少林寺罗汉堂切磋佛法。”一名胖乎乎的老和尚,笑道。 此处这些大和尚们,都是真灵修士,停了下来,三言两语,一个神识查探交流,便将事情弄得一清二楚。 “总算来了。”那身穿金黄僧袍,平素喜怒不形于色、默默无语的****额尼咯巴大喇嘛,幽幽开口,眼睛缓缓睁开,正要露出精光。 白马寺元法大师,和八思巴大师,齐声对着旁边一名老和尚说道,“一啄一定,想不到果真如此。既然如此,何不召悟虚前来?” 那和尚,随即合掌唱诺,却又忽然露出一丝苦笑,“他已经破了本寺十八罗汉阵,朝着此处飞来。” 今日,悟虚心中想着往日宗门情景,想着往日同门师长师兄弟,见佛门同修而行礼,遇牵绊阻拦而拔剑,终于是飞回了莲法峰。 正所谓 外出数载无音讯,孤身一人寂灭珠。 佛门万千随缘法,终须持剑破束缚。 春节刚过,诸位估计多少还有点近乡情怯的感触。此情思,正与悟虚上庐山莲法峰相通。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