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佛_第三百零二章 木棺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二章 木棺辩 (第3/3页)

豫着说道,“浩然真君传来神念,说郭敏感谢悟虚大师慈悲出手,将圆寂之气摄取化解,无以回报。”顿了顿,脸上现出一丝苦笑,嘴上却继续道,“释海所修功法,实属邪魔外道,无色无味,无声无息,无情无义,阴潜体内,腐蚀识海,有百害而无一益。思之再三,唯有赠此金丝楠木棺,悟虚大师佛法精深,于此木棺中禅坐数日,方可消弭后患。”

    此刻,空中那道气势汹汹飞扬跋扈的神念,已经不见踪迹。但刘伯温和悟虚二人却分明感觉到数十道神念悄然入了洞中,只不过显得很有礼貌,都没有彰显自己的存在。

    悟虚一边环顾四周,一边哈哈大笑,走到金丝楠木棺前,以手相抚。木棺内,有一颗玉石,放在郭敏曾经躺下时候的头部之上的位置。悟虚略一探查,便知道此玉石,能自动吸收阴气、死气,对于舍利子的圆寂之气,也有些许效果。四壁,有儒门真灵修士,以.力,“写”下的儒门经典章句。字字句句,入木三分,形神兼备,娟秀俊朗,灵动而又严谨,显然是那马灵华所为。悟虚见此,不由暗暗点头,马灵华不愧是天外天下来的儒门高人,这番布置,不由让自己想起当日在蠡湖范蠡隐居洞府,差一点寂灭掉自己神识,坐化而去,幸亏书室中诸子百家经典,因寂灭之气而生感应,大放光彩,将自己救了回来。

    但这浩然真君,命刘伯温如此说,却是暗藏祸心。普通佛门修士,确实不应沾染舍利子圆寂之气,除非你修成真灵,不然很容易由此堕入顽空,走火入魔,身心寂灭。所以赵浩然指责释海事邪魔外道,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悟虚也不是真灵修士,此番为郭敏摄取化解圆寂之气,若是没有寂灭法界,未免后遗症,马灵华布置的这口木棺正是适合。若不然,那估计同出花莲妙法宗的悟虚也有修炼与释海同样功法的嫌疑。再者,谁知道这口木棺,有什么其他玄虚?到时候不要躺进去,便出不来..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悟虚,拍着木棺,对着棺内壁上的一句悠悠念着,“多谢灵华真君的美意,不过这舍利子圆寂之气,小僧却是不怕的。”

    说罢,从法界中摄出一句白皑皑的尸骨,放于木棺中,对着刘伯温笑道,“小僧出海东游于扶桑,恰逢东极岛屠四海身陨。其临终前,托小僧将其尸骨带回故土安葬,曾有言‘郭大小姐知晓其故乡所在’。今时今日,便是恰好。”

    屠四海的尸骨在悟虚寂灭法界存放多时。悟虚偶尔也曾想起。但其尸骨却沾染了一丝寂灭之气。若是随意入土安葬,悟虚恐怕生出后患,是以耽搁至今。

    如今,却是正好。有这马灵华亲手布置的金丝楠木棺,沾染了寂灭之气的屠四海尸骨,不会产生难测之变;而自己将其当中取出来,这些暗中窥探的真灵修士,自然以为自己将圆寂之气全都转移到屠四海尸骨之上,如此,也保住了自己的法界寂灭之秘密。

    悟虚一边说着上面那番话,一边却是在空中将自己扶桑关于屠四海的影像飞速放出。自然,也将东海妖盟,昔日图谋扶桑议事,公示于众。

    便只听得虚空中一声冷哼,那口载着屠四海的金丝楠木棺,随即飞出洞去。数十道神念,也如潮水般退去。

    刘伯温站在那里,神识传音,“不日,我依旧要下山去应天府,襄助你那个如净师弟。悟虚道友,可有见教?”

    悟虚,想了想,摇摇头,“人间事,已不可问。释海师弟如此莽撞,恐怕白莲教有大患。”

    刘伯温,明白悟虚之意,沉吟道,“事在人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既然上了莲法峰,便守住莲法峰即是。”言下之意,也是人世间鸡鸣寺恐有大难,花莲妙法宗的传承,还须得悟虚在庐山莲法峰上用功。

    目送着刘伯温离去,悟虚面带愁容,喃喃自语道,“如何个守住莲法峰?难道真的要答应他们,出来挑头做这个莲法峰的传人?”

    正所谓

    舍利子诸法空相,寂灭界倩影如剑。

    手抚木棺心无惧,白骨皑皑释人嫌。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