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九章 明月升 (第3/6页)
华儿女,却要流落到东瀛扶桑!”张若月,饮了一杯红红的果酒,拍窗而叹。只听嘎吱一声,窗栏裂出一条深缝,一直延伸到楼板上。 悟虚举起精巧银质酒壶,给张若月座前空杯复又斟满,示意其稍安勿躁。 那罗帆,见状,急忙笑脸说道,“前辈息怒,天地浩劫,人力难以抗衡。说起那东瀛扶桑,虽然是海外小小化外之地,但自从京都神宫宫主借了东海龙宫三万妖军,一夜之间收伏大小藩主之后,便大力革新,广纳人才,我泱泱上国子民,但凡有一技之长,去了那里,都是很受欢迎的,断不会受那奴役苦。” 悟虚默然,遥望着东方海天一线,缓缓饮下杯中红红果酒,慢慢问道,“此去东瀛扶桑还须多少时日?” 那身负龟壳的拓里捷,眼珠一转,拱手答道,“船底有一小小的辟水阵法,由此至东瀛扶桑,正常情况,不出三日即可。若是前辈有要事,在下命小的们日夜驱动阵法,明天夜里,便可抵达。” 悟虚看向张若月,见张若月一副无可无不可的神情,便对着罗帆和拓里捷拱手谢道,“如此,便有劳两位道友了。”他们两人,慌忙起身,拱手谦让,又见悟虚和张若月尽皆无话,便告退而去。 船舱顶楼,悟虚和张若月,各自默然而坐。大约一炷香时间过去,张若月方才凝声说道,“此番我奉师尊之命,随大师下山,一则是助大师摄取属下神识,彻底炼化九叶青莲灯,二则是为了修炼那儒门浩然正气。” 这一点,悟虚先前曾听张若月提及过。掩月宗的凝月诀,走的是阴柔一路。修炼到后来,需要另修一门阳刚功法,以此调和阴阳。此次,庐山儒门修士,为了迎接浩然的真正开启,暗地里笼络了云海中不少儒门一系的修士,并派遣下人世间,四处凝集、弘扬浩然正气,陆妙影便择机传了张若月一套九州浩然剑法。 此刻,张若月又突然提及,自然另有话头。悟虚静静地听着。却只见,张若月,浑身涌出道道白色灵气,充溢在小小阁楼之中,胸前一轮圆月喷薄欲出,随后其手腕一抖,星云竹剑在空中荡起一朵绿色剑花,经久不散。 “得知浩然峰此番举措,师尊便传了我这套九州浩然剑法。屈指算来,下山之时,我修炼此剑法已经有月余。”张若月的声音悠悠响起,“这月余,我虽然略有小成,却始终感觉虚有其表。所谓的浩然正气,一出体外,便四散而去,无法凝炼,更莫说用以对敌。” 见悟虚正要开口,张若月将手中星云竹剑朝着窗外挥刺去,星云竹剑绿光一闪,一道一指粗细的白气随即呼啸而出,在空中形成一条长练。然后,张若月不管窗外船上的惊呼,对着悟虚继续说道,“定海城见人族歌女,堕肢体而唱妖歌,若月心中愤气郁结,终在桃花岛不平则鸣,歌以舞剑,浩然正气第一次随剑而发,连绵不绝,生生不息,如大海狂潮。” 张若月,说这段话的时候,语势亦如剑,小楼里的浩然正气也是如大海狂潮一般,喷涌而出,激荡不已。 听到这里,悟虚已经隐隐有些明白。正在这时候,那九叶青莲灯又有动静。悟虚将之取出,放于桌上,微微一弹指,点滴佛光中,程松和赵秋鹤的神识之体分外灵动,面对着外面张若月释放出来荡荡浩然正气,好似嗅到了鱼味的猫儿,一个劲地要蹦出来。 悟虚,遂合掌而诵,佛音狮子吼,声震虚空。“受不平事,见他人受苦,心生不平,奋起而鸣,即发大慈悲心,发大无畏心。” 随着那声声荡荡的“发大慈悲心,发大无畏心”,那程松和赵秋鹤的神识之体,犹如分娩一般,从那点滴佛光中脱颖而出,如梦初醒一般,朝着悟虚和张若月拱手而拜。 悟虚衣袖一摆,将二人摄入自己的法界道场,随后继续对着张若月说道,“若月仙子,如今可是心中杀意甚重,觉得天下处处皆是不平事,随时便想拔剑而起?” 张若月,凝重地朝着悟虚点点头,“若月修习此九州浩然剑后,到了人世间,心中杀意便越来越浓。开始,只当是修出了浩然正气,自然嫉恶如仇。但今日,方才察觉,心中杀意之盛,竟然连早已修出的明月之心也难以抑制。可奇怪的是,师尊当时传授此剑法之时,并不曾提及有这等魔障。” 悟虚沉思片刻,不由合掌叹道,“阿弥陀佛,如此看来,却是小僧的罪过。若不是小僧几次三番阻拦,任若月仙子,路见不平,拔剑相助,这杀意也不会在仙子心中一直郁积,终成魔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