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七章 难参透 (第3/4页)
怕什么戒律清规 只愿天长地久 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 爱恋伊 爱恋伊 愿今生常相随 。。。。。。 这正是悟虚后世之中,电视剧《西游记》里面唐僧师徒四人至女儿国时的插曲《女儿情》得歌词。 这两名女子,读罢歌词,深深看了悟虚一眼,不消片刻,便唱了起来。却是分作了两段,一女一男般地对唱了起来。 悟虚哑然失笑,复对李小二言道,“你且起来,有何疑问,但说无妨。” 李小二,起身归座,答道,“诚如师兄方才所问,我是否后悔离开家乡,离开父母,离开那些玩伴,离开你心仪的那个她?佛说离诸相,涅槃清净,又说要普度众生,那我的父母,我的亲朋好友,我的心仪之人,他们生我养我善待于我,我该如何处之?难道抛开一切,不忠不孝,无情无义?” “善哉善哉,阿弥陀佛!”悟虚合掌答道,“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循环,是为业缘。世尊教导,敬因畏果。你之出生,及至生活在这婆娑世界,便沾染了父母乃至亲朋好友乃至心仪之人的因果业缘。这些因果业缘,你既然得到了,沾染了,承受了,那么便须得回向之、解脱之、斩断之。因此,这娑婆世界一世,父母生你养你,你便要孝敬赡养父母;因此,亲朋好友乃至心仪之人,亦如是。何况,我大乘佛教,讲究利己利他利益一切众生。” 李小二,又问道,“但我如今,随师兄远走他乡,不知何年何月,方能回去。又如回向之、解脱之、斩断之,如何了了这些?” 他如此刨根问底之后,便拿眼望着悟虚,却见悟虚微闭着双眼,右手放在桌上轻轻轻叩着,竟然似乎听着那两名女子的歌声入了迷。 直待到一曲终了,悟虚方才睁眼,以手抚其头,爱怜地答道,“亲情、友情、爱情,都是随缘因爱而生。若是旁人,俗缘未了,在家修行,大抵与常人无异。你既然已经离开,便是与他们因果业缘已了。若真有未了,今后自然会了。若今生今世不能了,便只有来生来世了。” 李小二,默然片刻,又问道,“我知道,师兄带我进这青楼妓院,是为了告诫传授应对爱欲之法。设若我在这五蕴浊世,俗缘未了,又如何回向之、解脱之、斩断之,难道真的便与常人无异,又或者受了戒律便抛开了一切?” 悟虚点点头,“舍与不舍,在于机缘。机缘未到,自然舍不了;机缘一到,自然便舍了。” 李小二,思虑之后,遂又向着悟虚郑重行礼,合掌恭敬问道,“若是我或者他人俗缘未了,持家修行,便有一事,还望师兄开解。” 悟虚见状,大致已猜测到其问何事,便对着李小二点点头,示意其问下去。 李小二,便说道,“父母亲朋,可以大抵与常人无异而待之。但有夫妻一事,我却有所疑虑。兄昨日在曼陀罗**界,与我讲经说法之时,曾说道,我佛门,有显密之分,而密宗之中还有欢喜禅一说。但世尊又云,‘若不断yin,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这里面牵涉甚大甚广,我该如何信受奉行?” 悟虚听罢,随即离座,结印而坐于虚空,对着李小二肃然说道,“善哉善哉,你所问之事,不但牵涉甚大甚广,还牵涉到佛门具体的修行之法。**,乃人之本能,牵涉甚大甚广,世尊说法,即有方便,一曰戒律,一曰欢喜禅。若能戒,便持色戒,戒爱欲之行,戒爱欲之念;若不能戒,便有欢喜之禅,男女双修,以性御身,以情治欲。譬如一猎户,上山遇虎,若能避开,自然便避开了;若狭路相逢,便须得智勇双全,与虎rou搏。当然,也有人,故意不避开,而选择斗虎。因为避开难免有消极之嫌,若是能够以无畏之心上山打老虎,风险大,收获亦大。只不过,世尊告诫是有道理,自古以来,能于男女双修之中而得道者,我所知传闻中,也就一例罢了。” 李小二复又行礼问道,“不知是哪一例?” 悟虚答道,“《庄子》里面提到,黄帝御女三千,白日飞升。” 这时候,室外有人拍掌大笑,“妙!御女三千,白日飞升,我喜欢!”随后便见一人,推门而入。这人,年纪轻轻,衣着华丽,神情张扬,一看便是位公子哥,欢场小王子。他浑身散发着酒气,朝着房间环顾了一下,又用醉眼看了看悟虚和李小二,然后便大刺刺地坐到了悟虚对面,对着悟虚笑道,“你有什么欢喜法门,卖给本公子!” 悟虚微微一合掌,“小僧不才,只知道持戒禁色,未曾习得欢喜**,倒是令这位施主空欢喜了。” “你这妖僧!”那公子哥,手脚并用,换了一个坐姿,然后用手指点着悟虚,“本公子收集的双修法门,已经不下数十种,难道还真的稀罕你这样一个妖僧的法门吗?告诉你,本公子纯属是为了收藏的兴趣!” 他说话之间,又有数人,涌了进来,一个个修为不低,全都站在他的身后,显然是其护卫。他“指点”完悟虚之后,随即便有一人同样用手指着悟虚,厉声喝道,“此乃重山城城主府的三公子,你这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