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诏令 (第2/3页)
己可以超脱了,不在人世间,跳出对与错。有一个时期,文天祥默默回想着人世间那些争斗,真觉得前尘往事如梦,是那么虚幻,不值一提。如此,他方才真的放下了。 但今天,大周朝廷的星资令,一颁布,文天祥不知怎么的,随即便联想到南宋覆灭,元朝铁蹄踏遍中原乃至江南,然后颁布的那些严法苛令。征缴一切灵资,正如当初元朝征收民间铁器一般,以至于汉人数家共持一把刀具。 与此同时,原大周御史中丞杜遇杜大人的身影,又模模糊糊地出现在文天祥脑海里。这个,几乎是在天外天,唯一让文天祥产生敬佩之情地人,就在前几日他已经死了,但此刻他又一脸肃然地站在了文天祥面前。从他身上,文天祥,似乎看到了自己。 与此同时,又有一道阴冷幽远的身影,出现在文天祥的脑海里。十方幽冥指!玄阴星鬼宗宗主的十方幽冥指!这道身影就像真正地来自地狱。他没有看向文天祥,似乎是文天祥主动看向了他,似乎这是一种必然。 文天祥,终于忍不住发狂了,虽然发狂只是在脑海里。而正因为只是只能在脑海里,文天祥也不禁升起一种绝望的宿命感。 他迷迷糊糊地起来,从软榻来到地上,站立着,缓缓昂起头,黑暗慢慢涌来,将他包围,然后化作逐渐浸蚀入他的身躯,乃至识海。 这种绝望,比一切都痛苦,尤其是对他这种真正经历过生与死的人来说。 。。。。。。 第二日,悟虚和文天祥都按时起了来,却没有什么对话。两人,各自默默地坐在那里,只静静看着外面光线的变化。过了许久,悟虚对着文天祥,说道,“时候也不早了,再出去看看吧。”文天祥点点头,“看看今日是否又有什么诏令颁布下来。” 两人,遂又走了出去。街面上的人,比昨日更多了。但悟虚和文天祥走了一会儿,便发现了不对。只见,那些凡俗之人,几乎是倾巢而出,男女老少,大包小包,却全都似乎朝着城外走去。 悟虚随手拦住一人,一打听,方才知道,昨日自己二人回去之后,又颁布了新的诏令。这第二份新的诏令,名曰促修令。这人说不清楚,只知道依据该令,他们这样的凡俗之人,须得迁移出城外居住,所幸朝廷已经在城外修建了居住区,还补贴了一些财物。 悟虚本想找一名飞立在空的执法修士询问,但随后又一想,还是待会找鲁智深吧。 悟虚看了看,这些被迫迁移的凡俗之人,脸色平静而又有些茫然,但大多的则更是一种麻木。悟虚,暗自叹了口气,还是对着刚才询问之人,说道,“这也算是一种背井离乡啊。难道你们必须走吗?” 那人依旧像方才一样,对着悟虚和文天祥,毕恭毕敬,诚惶诚恐地复又鞠躬答道,“倒不是必须得走,只不过留下的条件有点难。” “什么条件?”文天祥,在一旁插言问道。 “或即刻成为修士,或按月缴纳灵石,或得大修士收留。”这人脱口而出,似乎这条件已然深深印在了自己的脑海。 这些条件,不时有点难,而是非常难,非常苛刻了!悟虚和文天祥对视一眼,却也知道如今非常时期,不便公开场合有所多言。 悟虚想了想,取出一块不错的灵石,暗中交到此人的手中,“相逢即是有缘。贫僧便送你一块灵石。若是你有未了之心愿,可用此灵石再逗留些时日;若是你留着,家里后人若是有适合修行的,也可勉强算一份薄礼。” 那人,顿时大喜,急忙又深深鞠躬谢道,“多谢仙师!” 悟虚看着他差一点喜极而泣了的样子,一时间也不知道再如何说,只得挥挥手,遂与文天祥,再次朝前走去。确切的说,是朝着昨日与鲁智深说定的那家酒肆走去。 促修令,究竟适合内容呢?但从字面上来看,肯定并不只是迁移凡俗之人这么简单。。。。。。 大凡变法改制,莫不会有利益受损的势力强烈反弹。但一路走来,却没有什么反抗,或者sao乱。一切,似乎已然全都在掌控之中。。。。。。 。。。。。。 悟虚和文天祥一边走着,一边各有所思。待到了那家酒肆,酒肆大门微闭着,推开走进去,一个人也没有,许多物件洒落在地,乱糟糟的,好似打劫了一般。 上了楼,依旧对坐在临窗酒桌边。悟虚复又朝外望去,下方,乃至目光所及之远处,许多凡俗之人,杂乱而成队,蜿蜒绵延,都朝着城外慢慢挪动而去。 “民乃国之本,朝廷如此,难道不怕寒了臣民们的心?”文天祥,饮了一杯酒,悠悠说道。 “这情景,我看着倒有点想起了人世间当年。当年还是元朝时候,黄河水患,那几十万修河的民夫,便是这般成群结队。”悟虚也举起酒杯,饮了一口,“只可惜,这场景,我等看着像大江大河,浩浩荡荡,但估计在那些大修士眼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