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节 (第3/3页)
靠在一起的场景,这回没有乱七八糟的人来打扰,他伸手搂着她,一点点把手臂收紧… 卫谚梦到这儿便惊醒了,伸手重重捏了捏眉心,觉着事情越发不可收拾了… 他难得头疼,按了按额角,正要让人送些碎冰过来,目光冷不丁扫到桌上沈迟意给的那本佛经。 于是,自称清心寡欲,对沈迟意没半点兴致的卫世子,半夜挑了烛火,颜色严肃地抄着劝人戒色的《四种清净明诲》。 …… 林侧妃被掌嘴又罚了禁足,人很老实了些,沈迟意这些天过的都颇为清净,不过因为上回和卫谚的尴尬事,她这些日子都没再踏出房门,安心在屋里抄着祈福佛经,谁的面也不见。 她抄完一卷,正用热巾子擦着手,清涧小跑过来:“姑娘,世子求见。”虽然沈迟意现在为瑞阳王侧妃,但清涧还是习惯称她为姑娘。 沈迟意手一顿,觉着怪别扭的:“世子来做什么?” 清涧摇了摇头,沈迟意只得自己走出去,就见卫谚手里捏着一打厚厚宣纸,他见到沈迟意过来,把手里的宣递给她:“拿着。” 沈迟意不明就里:“?” 卫谚轻哼了声,神色淡淡:“你不是让我罚抄十遍佛经吗?” 沈迟意:“…”所以卫谚还…真抄了? 她那日是在气头上随口一说,但事后想想,那天卫谚特地过来是为了救她,两人挨在一处也是情势所迫,又不是卫谚蓄意冒犯的,她想通这节心气便平了很多,没想到他还真的自罚了十遍佛经。 卫谚见她愣神,便把宣纸搁在她手里,不耐道:“让你拿着你就拿着。” 她张了张嘴,忍笑半晌,拿出长辈的派头:“不教而诛谓之虐,世子这般分得清对错,我甚是欣慰。” 她低头翻了翻,上面的字迹遒劲有力,张狂飞扬,很符合卫谚的性子,只是着力有些虚浮,看起来心不在焉的。沈迟意挑眉问道:“世子抄佛经的时候想什么呢?” 她本来是随口一问,卫谚却眉心一跳,被人捉住痛脚似的,他很快调整了神色,故作冷淡地道:“我想什么做什么,还得事事向你回禀?” 沈迟意狐疑扫他一眼:“我略问一句罢了,世子恼什么?” 卫谚被他澄如明月的眸子一扫,浑身又不自在起来,正要糊弄过去,幸好沈迟意也未在此事上纠缠,斟酌着问:“世子,最近衙署大牢…” 卫谚听她的话头就知道她想问什么,有些不快:“这不是你该过问的。”他又瞥了沈迟意一眼,微嘲:“我又不是衙署大牢的牢监,你问我牢里的事,我焉能知晓?” 他一说完,沈迟意果然住了嘴,只是眼底难免泄出几许担忧焦虑,他的铁石心肠霎时软了三分,挪开视线,轻哼了声:“你兄长是大案要犯,有的是人不想让他出事,现在不过是咳嗽几声,他一个大男人,能有什么事?” 沈迟意心中忧虑,嘴上敷衍:“多谢世子。” 她说完才觉着不对,卫谚不是说没留意衙署大牢的事儿吗?怎么对她哥的状况了如指掌? 卫谚被她一看,才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面上微窘,漠然丢下一句:“你好自为之。”便拂袖去了。 沈迟意若有所思,没有卫谚的命令,那药自然是送不进大牢里的,关键在于…该怎么让卫谚点头呢? …… 王府众人在佛寺拢共待了三四天,卫谚和卫询都有正事在身,也没时间一直在佛寺耗着,反正祈福的心意已经尽到,祁阳王不久之后又会来蜀中,卫询第二日便忙碌接应事宜,第三天的时候卫谚便决定返程,沈迟意自然是无甚异议。 林侧妃脸上还有伤,要在佛寺多留几日,这也是个奇人,她自己不打算走,又怕瑞阳王的其余姬妾早一步回去分她的宠,便强压着其他姬妾一道在佛寺多留几日为王爷祈福,独沈迟意她招惹不起,只得由着她走了。 一行人来的时候浩浩荡荡,等回去的时候,正头主子就只有卫谚和沈迟意两个。 卫谚早就备下了马车,就见马车里暖炉裀褥毯子都一应俱全,便是外面风雪呼啸,马车里照样温暖如春,样样俱是周到妥帖。沈迟意面色不觉松了松:“多谢世子。” 卫谚撇开眼,淡然道:“周钊弄的。” 这马车是卫谚亲自打点的,周钊张了张嘴,只得认下这口‘黑锅’,干笑:“侧妃娘娘住着舒坦就行。” 沈迟意不疑有他,微微一笑:“多谢周护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