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建设系统_第238章 朝堂议事,修建运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8章 朝堂议事,修建运河 (第2/2页)

   群臣刚刚起身,韩毅饶有趣味的扫视了群臣一眼,笑着询问道。

    群臣相顾无言,他们确实也没什么大事可奏,若是以上奏一些小事的话,难免有糊弄的嫌疑,只怕折损了他们在韩毅信中的形象。

    看了一眼相顾无言的众臣,韩毅不由感到一阵无趣,随后直言道:“既然你们没什么说的,那就由我来说,虽然现在大隋已经一统南北,但诸君不觉得,大隋对于南北之间的控制太过稀松了吗?”

    “难...难道?”

    对于韩毅的话,众臣还有些摸不着头脑,唯有高颎、杨素、苏威等有能力的大臣,才能稍微明白韩毅话里的意思。

    韩毅看了一眼,有些惊骇的高颎等人,颔首道:“不错,我欲开凿一条江南运河,从长江而起,经由江都,北至淮水南岸的山阳,诸为爱卿以为如何?”

    “开...开运河?”

    韩毅的话一挑明,朝堂上的众臣顿时明白了过来,不由倒吸一口冷气,连连赞道:“陛下圣明!”

    当然也有不少人知道,开这条运河不是一件容易的是,一个疏忽就有可能,拉着帝国覆灭。

    “陛下,此举万万不可啊!开运河一事,必然劳民伤财,大损国力,动摇国家根基,倒不如徐徐图之!”

    高颎连忙劝诫,在他眼里,显然是韩毅开始好大喜功来了。

    要知道千年前以秦始皇的魄力,都只是凿了灵渠,连接长江珠江,加强对南越地区的控制,至今都是交通要道,使得经济大为繁荣。

    这种人工运河的设想,极大地启发了后世统治者,但为什么没人修?

    因为都知道这是劳民伤财,极可能动摇国本的事情。

    利在千秋说得好听,可统治者也不傻,但凡有国力为之的,谁愿意罪在当代?

    但韩毅知道,时机已然成熟了。

    古代很长时期内,国内的经济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北方的经济远甚于南方。

    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四百多年的混乱使北方受到严重冲击,同时南方经济文化的抬头,却又导致了武力的衰弱,远不如北方多民族混合,武风盛行,军队实力强横。

    所以由北向南,一统天下,乃是必然,但统一之后,北方则需要南方的物资供应。

    比如为了防备每年来犯边境的突厥高句丽,大量军队驻扎边境,这些军队仅靠屯田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江淮和中原粮饷供应,而路途如此遥远,单靠马车实在吃力。

    这种时候,还有什么比贯通南北的运河漕运更合适的呢?

    讲白了,此时的天下南北,就是一文一武,如果文武相合,大隋的国力必然能攀升至巅峰,举世无敌!

    大唐贞观之治的巅峰时期,万国来朝,其实就在此基础上诞生。

    当然,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似乎都没好下场。

    秦修长城,利在千秋,二世而亡,隋修运河,利在千秋,二世而亡……

    韩毅如果选择当一个守成帝王,只要继位,以如今的大隋强将如云,军力鼎盛,北上大破突厥,覆灭高句丽不成问题,但作为一个能够穿梭诸天的存在,自然有着远超常人的雄心壮志,又岂会故意逃避大运河的难题?

    (本章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