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元旦快乐 (第3/6页)
头道“快把人请进来!” 片刻后,一头戴方巾,身穿青色儒衫的男子走了进来,身子前倾拱手道“大人,您找我?” “德裕,坐,”指了指一旁的位置,中年男子继续说道“深夜请你来是因为有一桩案子,需要你来帮我参谋一下!” “大人所说的,可是今天下午学士街上发生的命案?” “你已经知道了?”中年男子神色一愣,目光禁不住有些怀疑。 德裕倒也不觉得奇怪,他乃通判大人的幕僚,跟随大人有着十几年之久,早已是将他的性子摸的七七八八,通判大人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多疑善忌,又过于爱惜羽毛,有些时候做起事来畏手畏脚,优柔寡断,连那市井妇人都不如。 他当即是一脸坦然道“实不相瞒,大人传我之前,张家人已经找过我了!” 通判大人冷哼一声,脸色微怒道“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蠢货,由着他家少爷纵奴当街行凶,现如今还有脸求上门来!哼,我真应该把这些人全部关到大牢里面,先打五十大板!” 别看通判大人嘴上说的厉害,德裕却是知道,他不会也不敢,倒不是怕了张家,而是怕张家背后那人! 身为下属,德裕自是懂得给上司台阶下的道理,这边连忙附和道“大人说的是,这张家少爷做得的确过火,无论怎么说,也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当街杀人呀” “算了,先不提这人,”通判大人一脸烦躁,摆着手打断了他的话“说说看,关于这个案子你是怎么想的?” “大人,属下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大人如何考虑的?” “嗯?” 身子靠了过来,在通判大人耳边悄声说道“张家有钱有势,没理也有理;死的那个乃是青皮,平日恶迹斑斑,有理也是没理” “放肆!”不想通判大人脸色愤怒,拍着桌子道“我身为一州之长,代圣天子牧守一方,治下却出了如此耸人听闻的血案,你让我网开一面,放那凶手招摇过市,若是此事传了出去,民间议论纷纷,将本官至于何地?到底是何居心?” 通判大人越说越怒,在这小小的书房之内,又是亲近心腹,身份地位这些平日压在身上的东西顷刻消失的无影无踪,他就跟普通人一样,暴跳如雷,既恨张家公子目无法纪,又恨那个死去的青皮不长眼睛,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挫骨扬灰。 德裕在一旁低眉顺眼,由着通判大人大发雷霆,他倒是明白,自己只是遭了池鱼之殃,大人心中的怒火还是发泄出来为好,若是一直憋着,心气不平,万一做出什么不智的决定来,到时候可就后悔也来不及了。 等了好大一会儿,屋内的声音渐渐低落直至平息,通判大人一脸疲惫,望着烛台愣愣出神,为官三十余载,年少时胸怀大志,决心要做个造福一方的父母官,奈何事不从愿,空有满腔抱负却掣肘不断,现如今雄心不再热血已凉,抬头遥望,只觉得前路渺茫荆棘丛生,还有万丈深渊藏于红花绿叶之间,一不留神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场,深夜惊醒,常常身体发寒手脚冰凉。 见通判大人久久不言,德裕苦不堪言,家中还有信人等候,不能再耽搁下去,他心中一动,上前一步小声道“大人,此乃天赐良机,万万不可错过呀!” “良机?此话怎讲?” “大人这些年仕途坎坷,虽身怀治民之术,却无施展之地,细说起来,根子还在这‘单薄’两字!大人还不明白么?想那知府陈伦,不过而立之年,何德何能竟能做一州之长,当真靠的是他自己?大人可别忘了,他娶的那位贤内助,可是姑苏李氏的嫡女” 提起知府陈伦,通判大人觉得好生嫉妒,他与此人政见不合,早已暗生嫌隙,私下里不止一次嘲笑对方是黄口小儿,书生意气,做事顾头不顾尾,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就因为娶了李氏的嫡女,从七品县令一路平步青云,年级轻轻就当上了这苏州府的知府,比自家还要高上半级,见了面,还需恭称一声上官! 呸!那陈伦有何本领治理一府?就凭他那一身皮囊?说到底,靠的不就是他家夫人,还有李氏这座靠山么!嫉妒使通判大人质壁分离,横竖都看知府不顺眼,只因眼红的很啊! “大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呀!”察觉到通判大人有些心动,德裕急忙再次劝道“区区一个张家,大人当然无需放在心上,可大人别忘了,张家背后还有个梁相国!这些年来,门阀氏族把持朝政,驱赶异己,对不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