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0节 (第2/2页)
,“五皇兄,五皇兄,你你太棒了,简直就是英姿勃发,出类拔萃,卓尔不群,气势磅礴,所向无敌,天下无双!” 容衍一张小嘴噼里啪啦,兜头就是一波由衷的赞美。 五皇子愣住,反应过来后,畅快地大笑出声。 “小七,想不想体验风驰电掣的感觉。” 容衍疯狂点头。 五皇子扬了扬下巴,“把手给我。” 容衍几乎在五皇子话音刚落时,就把手伸了出去。五皇子对于他这种信任,心中愉悦极了,把住容衍的胳膊,就把人提溜到了自己的马背上,圈在怀里。 “走了。” 五皇子掉转马头,带着容衍嗖地一下跑出去。 六皇子眨了眨眼,又眨了眨眼,不敢置信道:“我这是被丢下了?” 众人:…… 巧儿他们默默退场。 马场上,少年人肆意张扬,劲烈的风吹起他们的衣摆。 容衍从来没有体验过这种感觉,风能如此猛烈,让他连呼吸都觉得有些困难。 但是全身上下都在叫嚣着兴奋,不同于以往看到喜欢的玩具,不是被太傅点名回答问题,他不能很好的说出那种感觉,但他知道,两者是不同的。 与此同时,凤仪宫。 宫殿内的气氛并不算好,宫人们一个个低着头,噤若寒蝉。 皇后和太子分别坐在两处,神色都是不悦。 胡嬷嬷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心里急的不得了。 这事追根究底,是因为太子妃的人选,母子两人出现了分歧。 皇后看中了御史大夫的嫡女,想择御史大夫之女为太子正妃。 这人选是皇后跟母家商量以后定下来的,御史大夫虽然官职不算高,但是能够弹劾百官,权利是实打实的。 如果太子跟御史大夫之女结合,那么朝堂上,太子会顺遂许多,必要时候还能光明正大的排除异己。 然而皇后没有算到太子跟御史大夫有嫌隙,太子曾经就被御史大夫在朝堂上指责过。现在还记着仇,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那点仇恨就化为了一根刺,扎在了他的心头。 如今让他娶御史大夫之女为正妃,他才不愿意。 不过他给出的理由却是御史之女地位低微,配不上他。 皇后不疑有他,好说歹说地哄着劝着,但太子就是不松口,最后皇后就怒了。 然后就变成母子俩对峙的场面。 胡嬷嬷偷偷看了一眼冷脸的太子,悄悄扯了一下皇后的衣袖,微微摇头。 皇后犹豫,但看到分毫不让的儿子,无声叹了口气。 算了,天底下哪有母亲拗得过儿子呢。 或许太子说得并非没有道理,御史大夫的女儿,身份地位是差了太子一截。 而且,太子今年已经十七了,若论虚岁则是十八。这个年龄再不成亲,有些说不过去。 皇后起身,主动走到太子面前,软了口气:“皇儿,你告诉母后,你可有中意的太子妃人选。” 太子抿了抿唇,低声说了一句话。 “什么?”皇后没听清楚。 太子站起来,他隐隐比皇后高出一个头顶,认真道:“儿子觉得宁远将军之女很好。” 皇后不可思议地看着他,当即否决:“不行。” “为什么?”太子不悦到了极点,“孤是太子,为什么不能娶将军女。” 皇后脸色有些慌乱,强装镇定:“谁都可以,就是将军女不行。” “你父皇不会同意的。” 太子气笑了:“母后,你都没有将此事告知给父皇,又怎么知道父皇不会同意。” 皇后哑然,她能怎么说?她能说她之前也动过这方面的念头,自以为不动声色的试探过皇上的口风,结果被皇上轻描淡写地反将了一军。 皇上正当壮年,他怎么会允许自己的儿子手里有过大的权利。 这不论是对帝王本人,还是江山社稷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 一山容不了二虎,一个国家也容不了两位“君王”。 皇后不敢说得太直白,知子莫若母,她若是直说“皇儿啊,你若是娶了将军女,你的父皇定要猜忌你”,太子心里肯定会对皇上有怨言。 太子年轻气盛,总会不经意间带出来,皇上那样的人物,会感觉不出来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