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隋末_第五百三十章 何以鉴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三十章 何以鉴德 (第2/2页)

就廉!

    这制度一开始的时候当然是特别的好,这大家想一想,凡是要当官的人在这个制度下面,肯定都得都孝敬老人、不贪污、不取不义之财,推而广之,这社会风气当然好。

    但反过来,我不当官当然廉,我贪谁的去?

    我到底孝不孝,总得有人上我们家来考察一下对吧?

    然后,我四十好几岁了,跪在地上给我爹洗脚,你说这算孝不算孝?

    然后亲爹死了,我在坟墓边儿上结庐,守孝三年、不吃酒rou、不跟老婆行房事、不看歌舞,你说我孝不孝?

    然后仗着家里有钱有粮、有田有地,我该修桥就修桥,该修路就修路,整天花钱到处去刷声望,然后等声望刷到了位,你敢不给我官做?

    而且,单纯用钱刷声望也不行,还得家里有势力,如果是没根没基的商人,他敢拿钱出来刷,分分钟就得给人弄死。

    所以,发展到了后来,也就只有官宦人家才权有势有声望,于是门第望族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到了后来的后来,想当官想举孝廉就看你们家是不是官宦出身。

    这样一来,平民就永远不孝不廉,官宦人家出身则老能被推举上,这样就造成了累世公卿。

    比如说曹cao统一北方之前的袁绍,他的家族就号称四世三公。而袁氏的四世三公不是世袭,并非袁绍的爷爷传给他爸爸,他爸爸传给他,而是他们家四代人声望累积,都当了三公这样的大官,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可见他势力有多大。

    于是,就在这样的光环加持之下,袁绍一个人占有幽、冀、青、并四州之力,当时的天下一共十三州,他就独占了四个州。

    好了,再说就扯远了,单说这孝廉制别管是隋朝还是新朝,复辟是绝对没可能复辟了,道理黄小刚也懒得跟几个老学究掰扯,于是直接呛一句“若取士不论术而论德,又当何以鉴德?”

    就把司徒公的嘴给堵住了,毕竟老人家也是活了一把年纪,一开口发现忽悠不住,也就不会继续找不痛快落自己脸面了。

    见司徒公哑了火,另外三人互相一看,还是王公咳嗽一声,接话道“前朝文帝既开科举,德术之议已有定论,姑且不提。如今各地士子齐聚高密,皆因那模拟卷题前所未见,不知如何处之。便是老夫等人,试做之后亦有漏缺之处,叹皓首亦未能读尽天下书卷也!”

    对此,黄小刚自然早有对策,便也命人传了一队工匠进来,但见工匠手中捧着一套模具,现场铺展开来以后,便现场与众人表演了如何用活字版印来印制书籍,也不过片刻的功夫,一本周兴嗣版黄娜亲做注的《千字文》便新鲜出炉。

    当初黄小刚在组建东华时报的同时,专门从何春手底下调了几个已经出师的铜匠,并花重金招募来好几个专业给人打造墓碑刻制铭文的师傅开始动手制造铜活字,并且又设法参股了历城一家造纸的作坊,让工匠开始研制一种适用于油墨印刷的纸张。

    如今半年过去,铜活字和版印的技术都研究了出来,而油墨与纸张虽然还不成熟,但拿出来倒也勉强够用了。

    而后,四老捧着新鲜出炉的《千字文》都是面面相窥,呆若木鸡。

    凤舞隋末

    凤舞隋末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