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节 (第3/4页)
能够给我们提供一部分粮饷和缴获的日本武器就行了。” 宣侠父吃惊地问道:“华北所有的武器弹药都是陈起提供的吗?那得多少呀?” 一直没开口的宫长海说道:“据以前的兄弟透露已经有上亿发子弹和二十万发炮弹,就连个军缺少的药品都是救国军赠送的。现在的问题是他们愿不愿意送一批物资给我们,哪怕只是一小部分物资也够我们用很久的。” 宣侠父想了想说:“我们马上去争取一下。” 冯玉祥摇头说:“希望比较渺茫。陈起一到张家口就开始将二十九军调走,然后是宵禁控制我们的粮饷。我想他下一步就是等我们犯错误,然后裁撤我们的军队。” 张慕陶说:“看来陈起对我们还是不甚欢迎的,我们只怕很难从察哈尔获得物资。” 冯玉祥点点头说:“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从苏联搞到一些物资和武器。这都需要贵党同志的帮助,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够联系一下苏联政府。” 张慕陶想了想说:“我们即使从苏联搞到武器和物资,但是这些东西怎么运回国内来呢?所以我们还得通过陈起才能将这些武器安全的运到国内来。” 冯玉祥点点头说:“陈起目前正在搞人口普查,我想要不了多久我们就很难从张家口附近搞到任何物资了。” 张慕陶诧异地问道:“难道我们在这里买东西都不行吗?” 方振武叹气说:“通过绥远的身份证制度,我们可以预见这里将变成一块铁板。一切物资都只能通过正规渠道买卖,任何地下交易都会被取缔。我们需要的一些东西只能通过地下交易获得,到时候我们只怕只能拿着钱去正规渠道的东西。” 宣侠父问道:“这难不倒我们,我们只需要仿制几个身份证不就行了吗?” 雷中田冷笑地说:“不是我看不起你们共产党,他们的身份证根本就不可能仿制。而且绥远身份证和户口是一家交税纳粮的主要凭证,拿着身份证你去医院和商店买东西额都要便宜一些。在绥远读书必须用身份证去报名,临时到达绥远的还要去办理临时暂居证。” 张慕陶吃惊地说:“这不是保甲制度吗?” 雷中田摇头说:“他不限制人口的流动,只是作为一个公民的凭证。你取得了身份证就可以在绥远获得更多的方便和利益。甚至小孩上学都能给拥有身份证的人免费,没有身份证的人就只能交学费。另外一些乡村已经开始选举了,只有取得身份证的人才有选举和被选举权。简单地说,你们也身份证就不能在这里参加村长和乡长选举。” 宣侠父吃惊地说:“他们已经开始直接选举了吗?” 雷中田摇头说:“只是在河套地区新建的移民村庄进行,其它的地区只是在进行教育,据说过一旦时间才会实行。” 冯玉祥突然问道:“你怎么会这么清楚?” 雷中田不好意思的说道:“当初在甘肃被逼退之后,我曾经想到绥远发展。可是绥远控制太严密了,我们一到绥远马上就被当地的百姓给包围了。最后被正规军缴械了,直到在绥远的工地上干了半年的活才放了出来。” 冯玉祥问道:“为什么?” 雷中田扭捏的说:“他们说因为我们使他们出动了部队,这出兵的开支必须要我们付。另外我们这支部队没有任何后勤物资,如果不去干活肯定会sao扰地方的。所以我们只能去干活挣些钱,这样才能挣到路费。” 孙元良同情地说:“你这一个营的弟兄做了半年的活才搞到路费真不容易!” 雷中田脸红的说:“一开始我们有五千多人,只是他们的工资太高了,所以最后只有五百多人愿意跟我出来继续当兵。其余的的人都在绥远的工地上干活修路,他们甚至准备在绥远安家落户。” 吉鸿昌睁大眼睛问道:“你们的工资怎么样?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愿意留下来修路?” 雷中田轻轻的说道:“管吃管住,每个月八道十二元的薪水。每天三餐管饱,中午还有rou和汤。每个月还有一套衣服和两双手套,其它的肥皂和香皂都会发。” 张慕陶吃惊的说道:“怎么会这么高的薪水呢?这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抢着做吗?” 冯玉祥轻轻的咳嗽说:“我们还是讨论一下我们眼前的困难,明天我们就会断粮。” 宣侠父叹气说:“我们还是得去找陈起,苏联的援助根本不可能马上到达。” 冯玉祥也无可奈何的点头说:“可是陈起根本就不理会我们,我们怎么可能取得他的支持了。我曾经希望他能从轻发落那些违反宵禁的士兵,可是陈起只是轻轻的回了一句军法无情。他是察哈尔的省主席,他不点头我们根本就不可能在这里落脚。” 这时一个参谋进来报告说:“司令,义勇军的士兵在街上吃饭不给钱还调戏妇女被宪兵给扣起来了,义勇军不服气正在和他们对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