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8页 (第1/2页)
胤禛待她着实不薄了! “别说我了。”昭烈收拾好圣旨,抬起头,看了自家丈夫一眼:“皇上今日召你进宫,是做什么去了?” 策凌大手一挥:“男人家的事情,甭问。” 几分钟后—— “哎呦我错了,耳朵耳朵,快放手!” 被老婆小小的教训了一下后,策凌嘟着嘴巴哼哼地说道:“皇上有意让我留京,进军机处。” “那你是怎么回答的?” “还能怎么回答?我是陛下一块砖,哪有用处往哪搬。” “漠北那边……” 策凌点头:“有巴鲁在,不必担心。” 祖父丹津去世后的第二年,巴鲁就带着他他拉.绥英还有他们的孩子去了漠北。 丈夫能够长久的留在京城,昭烈心中自然高兴。 如此,三日之后,宫里的旨意果然下达。 策凌被任命为兵部侍郎、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军机大臣、加太傅衔。 世子弘琛晋为固山贝子,入朝历练。 ********************** 雍正元年,四月,原雍亲王福晋乌拉那拉氏登临后位。 原侧福晋年氏为贵妃。 侧福晋李氏为齐妃。 格格钮祜禄氏为熹嫔。 格格耿氏为裕嫔。 格格宋氏为懋嫔。 格格武氏为宁贵人 其余人等,也被封了常在、答应之流……如此,后宫名分划定,人心便也跟着安定下来。 同月月末,为了稳定朝政,胤禛对文武百官连续颁发了十一道训谕。且还颁下圣旨:命廉亲王胤禩、怡亲王胤祥、以及马齐、隆科多、策凌五人,总理朝中事物。 六月,有臣子于早朝上奏,望皇帝早立国本,胤禛不悦,当庭怒斥。 七月,胤禛为皇三子弘时,皇四子弘历,皇五子弘昼,宴请名师教导。 八月,胤禛与李氏之女,死于产时血崩,母子俱亡,胤禛伤痛之下追封其为和硕怀恪公主。 九月,胤禛之生母,太后乌雅氏,病重。 翊坤宫中—— 年氏的婢女屈膝向前:“主子,刚刚皇后娘娘派人来传话,言说太后病重,六宫妃嫔为尽孝道应轮流前往永和宫服侍伺疾——” 这婢女话未说完,那边的年氏却已然是面露怒色:“让本宫去服侍那个杀了我儿子的凶手?” 说着这话的年知月显然是恨毒了乌雅氏。 就是因为她,自己才不得不被迫小产,腹中孩儿也生生而亡,之后身体更是落下了出红之症,让本就羸弱的身子,更加的雪上加霜。 越想越恨的年知月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婢女便劝她:“娘娘莫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