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河畈_骆氏古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骆氏古行 (第2/3页)

。先占角,后走边,中间是个草包肚。袁秋华布局先争一步,星三三。被骆先生点三三破。白棋把黑棋包围起来,但是黑棋有两个真眼。这两个点都是禁入点,白棋不能进入这两个点,也不能一次下两手,所以白棋不能吃掉黑棋。白棋取得了下方和右方的外势,上方又将黑棋压低到了三路。黑棋实地很多,但是白棋的潜力似乎更有价值。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袁秋华局势一度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崩盘的可能。她之前在左边靠入,已是凄绝的招法,透露出形势的绝望。骆先生弈出缓手,被黑棋脱先攻击白棋唯一薄弱之处,袁秋华觅得了一线生机。然而,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高悬,袁秋华随时都有可能被骆先生一剑封喉。

    面对骆先生疯狂的拼抢实地,袁秋华选择默默积蓄力量。终于,袁秋华出手了,将全部的能量打在109这一点上,乾坤一掷,猛攻白棋整块。骆先生前一手的打吃,成为了痛悔的一招。袁秋华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131手犀利动出,先手搜刮白棋中腹大龙。骆先生无从反击,只得让袁秋华先手完封,再眼睁睁看着对手淡定的回补。在生死关头,骆先生几乎等同自停一手,袁秋华起死回生。

    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骆先生仍然要发动攻击,白棋在这里对黑棋展开了狂风暴雨一般的打击,强行缠绕两块看起来并不薄弱的黑棋。擅长治孤的袁秋华,此时洞若观火,敏锐的察觉到了白棋三块棋的缺陷,93一子八面威风,三块白棋面临搜刮,(黑)八面威风,中盘胜。

    期间,袁秋华不时爽朗大笑,气势,状态,像男人一样豪迈,奔放。

    再下一盘,骆先生执黑,先行。袁秋华68手扳出酷烈,在棋盘上是拔地倚天般的气势。(白)拔地倚天,中盘胜。

    骆先生心悦诚服:俗语,“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善不为官”,后生可畏!

    撤走棋盘,袁秋华奉上凤戒:请问,您老,和龙凤榜有何渊源?能否坦承?

    骆先生说:四面就是四个印章,不同的印符,向不同的帮行,签发符信。

    袁秋华喃喃:“博古斋”古玩店,民国,“骆氏古行”,晚清。湖广总督张大人。

    骆先生打开编织袋,捧起明成化斗彩瓷瓶、明永乐青花缠枝花卉纹盘、大清乾隆珐琅彩绿地开光花鸟纹碗、大清光绪茶叶末釉荸荠扁瓶,摆在工作台中央。

    古玩市场上见到的清代御窑瓷器,源于五个渠道。一是次色瓷器。瓷器作为手工业产品,在烧造过程中必然有正品、次品,及破损之分。每岁每窑均有选落之件。次色瓷器变价,是清代御窑厂特有的一种瓷器处理办法。变价,就是将次色瓷器出卖以换取现银。在民间见到的有些瑕疵,但却印有清代皇家落款的官窑瓷器,大多应该是景德镇御窑厂变价处理的次色瓷器。

    二是皇宫库储瓷器的变卖。在乾隆早期,曾将库储康、雍、乾三朝有款瓷器中破损的或釉水不全的14万余件变卖。乾隆中期,又将康、雍、乾三朝无款瓷器8000余件变卖。乾隆还将存量过多并无用项,或釉水浅薄,或花纹不全,或式样平常的11万余件瓷器也拿出皇宫变卖了。嘉庆皇帝倡行节俭,将皇宫六库存贮的物件全面清理,只留下必须留用的,其他无用以及用少存多的都全部变卖。在这时期,共变卖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的瓷器多达44万余件。

    三是皇帝赏赐出去的瓷器。赏赐的对象既有王公大臣、封疆大吏,也有皇子公主、贵族命妇和身边的侍卫,此外还有蒙古王公和西藏喇嘛等。清宫档案反映,皇帝赏赐瓷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