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0页 (第1/2页)
“难得好闲啊。”席宝悠哉地躺在摇椅上,看五三哥哥跟三伯学制药,院子里泛着一股子中药味,但并不刺鼻。 三伯一般cao作着半自动研磨机,把三七磨成粉,一边笑呵呵地对席宝说:“喜宝不喜欢清闲吗?要不然我们明年过年不停产了?” “别吧,难得有个年假,要是剥夺了这两个月的休整期,大家会觉得很累的。”席宝急忙驳回。 虽然菇房停产会损失很多收入,但忙活一整年的西岐村人,真的需要过年期间这一段假日的。 像他们家一样,一家人聚在一起,聊聊天、逗逗孩子,放松身心,明年才能继续努力。 想到明年,席宝又记起来中午吃饭后,爸爸跟太爷爷提过的事,“对了,过完年之后,所有菇类的种植量全部翻倍,我们真的忙的过来吗?” 西岐村的菇子已经打出了名气,去年先后只是有四个镇子确定长期收购鲜菇,过年停产之前,又有相隔较近的、属于另一个城市的五个小镇提出来,也想收购鲜菇去卖。 太爷爷在过年之前,到镇上去,跟所有已经有、或即将有交易关系的供销社负责人吃了顿饭,把新的一年里两种低价鲜菇的产量定下,顺便还加上两个新品种——杏鲍菇跟白玉菇。 这是席宝爸爸新加入的两样蘑菇,因为西岐村建立的太阳能烘房周转量有限,这老品种全部增产的情况下,烘房能赶得及烘干那些老品种就不错了,新品种菇子根本没发加入进去,所以只能卖新鲜的或者是直接晒干的。南城只收烘干的,这上好的新品种,也只能销给镇上的小供销社了。 几个供销社商议之后,要求低价的平菇、草菇产量在年前的基础上,再翻倍。 而新品种菇子虽然口味更佳,但价格摆在那,新鲜的菇子都要三毛钱一斤。这时候,新鲜猪rou,带rou票去买,也就七毛钱一斤,这没有晒干的新鲜菇子,卖到三毛,可不是一般家庭能经常购买的,所以他们不想收购太多。 新培育的白玉菇、杏鲍菇,生长期分别是一个月、一个半月,席宝爸爸依然是按照生产线划分方式,控制菇子的出货期,保证是半个月出一批货。这两种菇子都是空间优化品种,在不堆积的前提下,能放八到十天,他们半个月出一次货也就差不多了。 一餐饭之后,他们各自签了合同,草菇、平菇总体收购量再翻倍,也就是每天都要出三千斤,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产值了,这些将由红茵镇供销社统一收购,然后平均调拨到另外几个镇子的供销社去;新出的白玉菇、杏鲍菇每十五天收购一次,每批收购两千斤白玉菇、两千斤杏鲍菇。 三伯今年在家待的时间比较长,但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