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0节 (第3/4页)
不开锅,小弟们吃不上饭也都散了。 驱车来到厂门口,却看到热火朝天的场面,大门口打扫的干干净净,厂房上挂着红色横幅,上面写着:大干三十天,超额完成出口任务。 刘子光咧嘴笑了,陆天明有一手啊,这就拿到了出口订单,真不简单,他开车进厂,门卫热情的和他打了个招呼,发了一张临时通行证。 “哟呵,越来越正规了啊。”刘子光笑呵呵的接过临时通行证放在风挡下,开进办公区停下,上楼去找陆天明,来到厂长办公室,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马丁.奥巴马身穿体面的西装坐在沙发上,袖子上赫然是报喜鸟的商标,翘着二郎腿,脚上穿着新买的森达皮鞋,还一抖一抖的,手里夹着香烟,茶几上放着冰镇可乐,陆天明和几个生产干部正陪坐左右,曲意逢迎。 见刘子光进来,陆天明赶紧起身介绍说:“子光,我来引见一下,这位是来自非洲的外商奥巴马先生,他可是我们厂的大客户。” 刘子光笑骂道:“还算你小子有良心,我还以为你卷了货款跑路了呢。” 陈马丁赶紧说:“大佬,江北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怎么舍得离开这里呢,你看,我成立跨国公司后第一单生意就来照顾你们了。” “那么,你的第一单生意是些什么呢?” “一万把割胶刀。” 737 毕业班少年 桌上放着三把刀具,正是割胶刀的样品,硬木刀柄,钢制刀身,涂着黑漆,刃口锋快,看形状有些像镰刀,但又没那么弯曲,刘子光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这东西比较象中国古代兵器戈,而且是改良的戈,可以割,可以砍,是一件相当趁手的冷兵器。 “怎么着,打算开橡胶园?”刘子光问道。 “不是,当个二传手而已,我们那里橡胶园和香蕉园、咖啡园很多,物美价廉的中国工具是抢手货,本来我可以从温州拿货的,但是考虑到江北是我的第二故乡,还是决定在这里采购。”陈马丁在刘子光面前就不敢再晃二郎腿了,而是坐正了一本正经的解释着。 “价钱谈妥了么?”刘子光的目光投向陆天明。 “每把割胶刀1.2欧元。”陆天明说。 “太便宜了,没道理这么低的价格,这钢口多锋利,这刀柄多结实,用个十几年没问题,才十来块钱一把,地摊货都拿不到这个价啊。”这倒不是刘子光故意抬价,而是陆天明的定价确实太低,晨光机械厂可不是南方那种山寨小厂,而是大型军工企业的底子,那三把样品是高级技师连夜用高碳钢打造出来的,钢口品质几乎能赶上军用刺刀了,再配上趁手的木柄,光成本就不止这个价。 陆天明沉吟一下,说:“我们定这个价格,确实承担了极大地成本压力,但是凡事都要看长远,我们卖的不仅仅是一万把割胶刀,还有中国产品的口碑,晨光厂的口碑,非洲农业不发达,这也是我们支持非洲同胞的一种方式。” 这下刘子光没话说了,陆天明这一代人做事的风格和当代人有所不同,他们考虑的不仅仅是利润,而是更多,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有着远见卓识,劣质货往往就是一锤子买卖,真正物美价廉的商品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陆天明做事很细心,把洛氏硬度测量仪也拿来了,当着陈马丁的面进行了测试,证实割胶刀选用的钢材确实优良,还出具了测试报告和保证书,厂里几个工程师都在场,书面保证晨光厂的割胶刀可以提高5%的产量,并且有海南某橡胶园九十年代的工作总结作为证据,晨光厂认真负责的严谨态度不光让陈马丁震惊,也让刘子光叹服,说起来一万把割胶刀不过是十来万的小生意,他们竟然如此慎重对待,有这样的工作态度,何愁晨光厂不会腾飞。 质量如此优良的割胶刀才卖十二元一把,陈马丁可算捡到了大便宜,他乐颠颠的在合同上用漂亮的法语花体字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和众人握手表达谢意,刘子光问他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