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7页 (第2/2页)
平常可以穿的衣服的衣服。 她从前做的喜服,所用的布料皆是上好的绸缎,锦缎,纱,绫,罗,葛,绒,配饰所用的是则是珍珠,宝石,翡翠,金,银,丝线也是用上好的各种真丝线,金线。 一套一般的喜服,也得五六个绣娘一起,做一个多月才能做出来。 苏满满现在既没有时间,又没有钱买布料配饰,自然只能遗憾了。 婚期是在冬天,北方冬天滴水成冰,必须要棉服才能保暖。 这时,苏满满才想到,她还没有棉花,苏家虽然分到了几斤棉花,可那明显没有苏满满的份。 至于她以前的棉服,里面的棉花已经穿了5,6年了,早就成死棉了,一点也不暖和。 现在的棉花大概和猪rou价格差不多,苏满满手里的钱买做一件衣服的棉花还是买得起的,可遗憾的是,棉花还是要票,她才刚开始工作,根本拿不到票。 同时,苏满满也问过,废品站虽然会发棉花票,可那点数量也不够做一件衣服的。 这时王大姐和苏满满说,现在政策已经越来越好了,以前不允许有私人买卖,但现在农民却把家里的东西卖出来,投机倒把罪还有,可抓的是二道贩子。 东边以前就是农贸市场,现在已经从新开了,苏满满要是想买棉花,可以去那里看看。 买棉花是大事,在寒冬里,没有一件保暖的衣服,那是绝对能死人的,所以尽管觉得有点麻烦,苏满满还是和大姐换班,跑去了市场。 市场里面卖东西的人果然有不少,大部分的都是卖自家种的菜啊,粮食啊,还有编的篮子,板凳桌子,花生,红枣,芝麻,香油,鸡蛋以及rou鱼也有,反正大部分都是农家东西。 可是苏满满从左到右转悠了几趟,就是没买到棉花,她这时也想到了,马上就要到冬天了,现在谁家都要用棉花做衣服了,谁会傻着把棉花卖出来。 所以这次苏满满算是白来一趟。 但苏满满也发现了,这里人流量很大,可能是因为好久没有见到自由买卖的了,大家都很好奇,特别这里的东西虽然比商场里的贵了一两分,可不要票呀,为了改善生活,原本是看热闹的人,好些后面都掏钱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往这里跑。 苏满满还在市场看到了自制的土布,虽然都是麻布,摸着也粗糙,可是便宜呀,又不要票,像头花之类的,人家可不看是什么布制成的,只要质量好,不容易坏又漂亮,一定会很好卖的。 只是这里卖的土布很粗糙,还是初始颜色,做头花明显是不行的,毕竟头发要各种颜色搭配起来才好看,好在以前因为市面上的绣线颜色不足,所以多数绣娘都会自己在家里染线,苏满满也是其中好手,自己染色不成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