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者为王/穿越之炮灰的奋斗_第23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页 (第2/2页)

那女子并未抬头,依旧老老实实的跪在地上,口中却十分恭敬的说道:大司马德才兼备,宽厚仁爱,自执节河北以来,所经州县,莫不依附。民女有幸,曾在蓟城城内见过大司马一面。

    刘秀将信将疑的点了点头,继续问道:你是哪里人士,怎么会以女子之身出现在王郎军中?

    那女子有些紧张的咽了咽口水,带着哭音说道:民女乃是蓟城城郊人士。王郎bào戾,以天子之命四处征兵。征兵的军爷带着告示到了我们的村子,我爹爹念过六旬,我哥哥已经战死在沙场上,我弟弟如今才十岁,他们便要征我弟弟入伍。民女虽然是一介弱质女流,但也晓得保护父母弱弟,无奈之下,只得替弟从军。何况真定郡主威名赫赫,民女也想像郡主一般,做个乱世之中,不依靠男儿也能活下去的女子。

    被点到名儿的郭圣通脸上露出一副似笑非笑的神容,默默看了一眼趴跪在地上的女子,十指芊芊,指甲gān净整洁,在褐色土地的映衬下,倒也让人眼前一亮、

    郭圣通意味不明的勾了勾嘴角,轻笑不语。

    在场一众男人被张利华姑娘的一席话说得感动不已。刘秀长叹一声,翻身下马扶起地上的女子,开口说道:如今王郎大军已经溃败而逃。姑娘也算是解脱了,快快收整一番返回家中,也省得你父母弟弟担忧难安。

    顿了顿,想到什么,开口说道:姑娘不必担心,我会派两名军将士护送你归家,尽量保证你的安全。

    那女子闻言,眼圈儿又是一红,再次跪拜哭道:大司马高义,民女感激不尽。可是民女一家人已经惨死在战乱之中,如今只剩下民女一个孤苦伶仃。民女再也不想回转那伤心之地。民女希望能在大司马军中效力,还请大司马成全。

    此言一出,别说是刘秀,即便是其余众人也觉出蹊跷来。邓禹轻哼一声,笑容可掬的摇了摇头,开口问道:姑娘自参军以来,又不曾反转家中。怎地知道你家中父母弱弟俱都命丧于战乱之中?

    那女子闻言,满面忧伤的掉下泪,泣不成声的说道:我也是听同乡的新兵说的。当日邯郸发兵围困蓟城,路经我们村子的时候,为了不走漏消息,竟然将我们的村子给灭村了。我的父母兄弟也惨死在当日。我

    那女子吸了吸鼻子,恨声说道:我恨不得手刃王郎jian贼。若不是他的话,我们好好的一家子怎会闹到家破人亡的地步。

    说着,冲着刘秀连连叩头道:还请大司马给民女一个机会,让民女手刃贼人。

    张利华说的倒是声色俱下,涕泪纵横。只是汉军将领俱都面面相觑,有些拿不定主意。

    最后,大家的目光还是落在了刘秀身上。

    刘秀心中也是满腹狐疑,面色不定的打量张利华,衡量半晌,最终还是仁义之心占了上风。轻叹一声,开口说道:此事须得从长计议。只是如今兵荒马乱,姑娘你一介女流也不好自己独行,还是暂且跟着大军吧!

    那女子立刻叩头谢道:多谢大司马,多谢大司马。

    众人心下一急,全都不赞同的开口劝道:大司马三思!

    刘秀但笑不语,挥手示意兵卒将张利华带下去。

    待张利华的身影彻底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邓禹忍不住的皱眉说道:启禀大司马,这个女子来历不明,言语古怪,恐有异常。属下以为还是将人送走为妙。

    刘秀轻笑,开口说道:若是这女子真的不轨,我们将人轻易放走,岂不是更危险?

    邓禹语噎,皱眉不语。

    一旁的刘植愁眉紧锁,沉声说道:如若不然,还是将人jiāo给末将看管。末将保证,定然会盯着那女子的一举一动。

    刘秀依旧摇头,反驳道:将军身为男儿,看管一个女子到底是多有不便。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贾复心烦意乱的瞪了陈俊一眼,都是你多事,当时一抢捅死他岂不了事?

    陈俊哑然。

    就听刘秀轻笑一声,开口说道:诸位也不必如此心慌。即便是她再有蹊跷,也不过是一介弱质女流,在我汉军戒备森严之下,能使出什么手段?难不成你们还以为这女子能如郡主一般,有只身一人斩杀万千兵马之力不成?

    众人恍然,一时间倒也放了心胸。

    刘秀微微勾了勾嘴角,冲着郭圣通意味深长的说道:既然这女子口口声声仰慕郡主之威,刘某便将这女子jiāo给郡主看管。

    郭圣通闻言,有些不满的皱了皱眉。还未开口,就听刘秀继续说道:郡主身份高贵。行军路上多有不便,留她在跟前做个粗使丫头,给你端茶送水,伺候洗漱也是好的。

    顿了顿,又含笑补充道:这样对大家也方便。

    郭圣通神色漠然的看着刘秀,沉吟半日,方才开口说道:既如此,但凭大司马吩咐。

    作者有话要说:

    ☆、所谓特权

    次日一早,盘膝运转一夜内力的郭圣通睁开眼睛,发现向来喜欢懒g的萧哲已经起身。营帐里,仗着一张清秀面容的林清风捧着清水伺候萧哲洗漱。瞧见郭圣通已经转醒,扬笑问候道:夫人醒了,夫人昨夜睡得可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