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8章 沙尘暴来袭 (第1/2页)
赵雁翎并没有拆电池,探测器有多任务热电发生器充电,他只不过把插头拔了而已。 满足他的遗愿这说法简直像笑话一样。 休斯顿指挥中心负责人渐渐冷静下来。 当理智恢复,他想到,自己在地球上,能做的比赵雁翎多。 他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告诉记者,事实并非赵雁翎所说。 不是没装燃料,而是登陆器发生故障。 登陆器原理,是当初的“天空起重机”升级版。但是,这次的天空起重机在直接降落地表时,受到强烈震动,导致燃料舱连接引擎的地方破裂,发生了难以修复的损坏。 发言人说“正是如此,布鲁文思赵觉得是我们放弃了他,在心理受到刺激的情况下,才会有种种的极端反应。不是我们见死不救,而是没办法救他。” 记者问“请问,如果事实是你说的那样,那为什么过了五个太阳日后,赵依然活着呢?人不吃饭可以坚持几天,但不呼吸是不可能存活的。” 发言人捏了捏额头“我们猜测,他当时一定是多携带了一些氧气瓶。也可能正是因为他私下里多载了物资,导致登陆器的重量过大,所以燃料舱才破裂的。我们想要让好奇号看看他的情况,接下来的你们都知道了,赵把探测器的同位素电池拆了。他的情绪已经失控了。” 就连赵雁翎都没料到,nasa居然倒打一耙,一句“情绪失控”把自己的过错推的一干二净。 全世界的网友都差不多,因为信息太多,没人去辨别真伪。只要有人引导,便随大流跟着批判。 立马,网上出现许多批判赵雁翎声音。 正在这时,赵雁翎又发回来一段视频。 视频中,他把登陆器上的数据,甚至拆开燃料舱,让大家自己看。 欧空局有工作人员声称,从画面上看,这确实是没安装燃料,同时,如果真像nasa说的那样是因为重量过大,赵雁翎也不可能毫发无伤,登陆器也不可能只有一处破裂,赵雁翎连两天都坚持不住才对。 那边言论更加自由,人家不怕得罪人,有话张口就来。 网友就像墙头草,两边倒。 …… 赵雁翎拿激光刻字,只要发现大一些的岩石,或者山丘,便到处留名。 他拍摄了大量照片,走访了多处地点,见识方圆几十里内各种地形。 视频,照片,远比火星探测器拍到的要丰富。 同时,采集了大量的土样和岩石,装进空间里带走。 他制作了画面清晰的火星短视频,时不时的传回地球,发到星海直播的短视频平台上。 以前,赵雁翎不玩这种即时的短视频。但现在情况不同,什么金字塔形的岩石,什么黑色石块,什么有机物,他分门别类,利用了每次十分钟来发送信息。 网友见识到了火星的真正面貌。 “长姿势了!” “感觉火星并不适合人类居住啊。” “老赵现在是火星的王。” “这个星球最伟大的探险家,哈哈,恰如其分,整个火星只有你自己。” 火星的第十五个太阳日,赵雁翎用机械臂钻头,在地下数米深处发现了永冻层里的固态水,并成功的液化。通过水循环系统,变成了纯净水。 金属和水这两种元素,已经构成了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了。 紧接着,通过以水又成功的制取出氧气来。 第十七个太阳日,赵雁翎找到了沙丘运动露出的陨石坑。陨石坑里有聚合成砾岩的碎石,碎石的边角和普通火星岩石有棱有角不同,反而有些圆润。 这太罕见了,赵雁翎根据这些碎石的大小和形状,推测这里是火星的古河床。 各种数据传回航天局,中国航天局估算出这条火星古老的河流,流速可达13米每秒。深度大概相当于人的臀部之上胸口之下的高度。 中国航天局利用这些数据和图片,开了一场发布会。 科学家声称,古河床的部分岩石十分圆润,应该是被河流带了很远经过此处。赵雁翎已经在深入挖掘,企图找到更多的线索。 nasa的发言人要求,中国应当把更详细的数据,和他们和欧空局分享。 赵雁翎能登上火星,不只是中国一个国家努力的结果。 宇航局回复“赵雁翎能留在火星上,的确不是我国的努力结果,我们没想到他会发现这些东西。” 一句话就恁了回去。 本来,这些应该是三方分享的成果。然而现在,却只有国内会收到赵雁翎发回来的数据。 就问你气不气? 一条又一条的消息,通过航天局发布到全世界。 赵雁翎不但发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