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9节 (第3/5页)
白色衣裙,两个童子将整件衣裙拎起来,展示在众人面前。 看到这件白净如雪,完好无损的衣裙,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海啸般的欢呼声,因为这件裙子怎么看都是普通丝质的,遇火必燃,而且瞬间成灰,但这件衣裙却在火中取出,完好无损,这绝对是神迹。 “那后面有字!”忽然有人惊呼,指着那件白裙很是激动。 两个童子立刻将白裙调转过来,将背面对着众人,只见上面写着两排小字,血红色显得格外妖艳:“得道成仙,驾鹤飞天,若有所求,向北而行。” 有人高声的念了出来,众人开始发蒙,窃窃私语,慢慢明白过来,原来,圣女大人功德圆满,得到成仙,飞升天界,回归真神的身边了,但真神和圣女大人并没有放弃他们这些信徒,嘱咐他们若有所求,可向北而行…… 可是,北边到底有什么了? 人们不自禁的朝北方望去,那里是闻俊带兵助手的军事基地,过一道城关之后便是北燕和东宁交界的争议地带,也是曾经战场的所在地,那里到处都是士兵的鲜血和骸骨,可以说是一处禁地,若是再往北走可就是北燕国的地界了,圣女大人的留言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刘李佤也在好奇,这到底是煽动这些信徒移民了?还是要利用他们去扰乱扰乱防线了?又或者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企图,不过这样看来,这位圣女大人确实和北燕国有关系啊。 就在人们疑惑不解的时候,忽然一个声音从人群后面传来:“神迹,神迹显现了!” 人们转头看去,只见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年男人,穿着破破烂烂,身上还背着砍柴刀,手里拎着扁担,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的樵夫,此时他正焦急的手舞足蹈的喊道:“北,北面有神迹降临了。刚才我在城外的山上砍柴,看到北方原本是一处荒原,竟然有一座神庙从天降而,散发着金色的光辉,灿烂夺目,我还看到了圣女大人在庙中腾空而起,飞上了九天……” 樵夫焦急又认真的说道,手始终指着正北的方向,描述的绘声绘色。 这里的人们本来就是狂信徒,对真心的信仰深入骨髓,凡是说出‘神迹’二字都能点燃他们的热情,什么从天而降,金光灿烂,这类的形容词最能让信徒激动,再结合刚才圣女大人的留言‘若有所求,往北而行’,很好了证明了樵夫的话。 “诸位道友,让我们亲眼去见证神迹吧。”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人群顿时沸腾了,可却很自然的分成了两拨,一拨人不管不顾的朝北边而去,一拨人急急忙忙朝南边走。 北边是神迹所在的地方,南方是出城登山的方向,这说明了人们不同的两种心态,也是对真神信仰虔诚度的不同,向北的人信仰近乎盲目,向南的人还保持着冷静要先确认再行动,向北的人中其中有很多人脸上闪烁着狂热近乎疯狂的光芒,但不排除他们是敬神教的托儿,向南准备上山的人有很多人的脸上浮现了疑惑,半信半疑的神色,很明显不是很相信神迹,但却不能说明他们没有信仰…… 眼前的一切反映了人们的种种心态,不过这些都不关刘李佤的事儿,正好趁现在城中一片大乱的时候,溜回醉心楼去看看。 524 神庙 醉心楼,刘李佤的家。他穿越到这个时代,直接就出现在了醉心楼,就像一粒种子从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就连神兵都是从这里开的光。 这里真就像他的家一起,他只这么认为的,小皇帝同样也知道,所以,既然下了密杀令,那就必然有暗杀令,除了考研各地官员外,自己动手才是最有把握的。 而刘李佤这个‘家’,必然是埋伏的重点。刘李佤可以肯定,这里肯定有小皇帝密派的杀人在等着灭杀自己。 辗转回家乡的刘李佤虽然很激动,但却决不能贸然行动,他不动声色的随着人群先朝南走,出了城门,登上了半山腰,举目远眺,先看到一股洪流似地人群疯狂的朝北边奔跑,而在北面坚固的城墙外三十余里的地方,确实有一座灰白色的庙宇,尖顶翘首,廊柱高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光辉,而在这庙宇的四周是一片荒芜,乱石黄土,正是北燕和东宁双方的争议地带,曾经爆发过惊天大战,即便今时今日,这块荒凉的土地上还隐隐反射着血色的光芒。 眼看着那一群狂信徒发了疯似的朝北门冲击,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