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节 (第2/3页)
。 因为富察若华的到来,舒怡也过来正院用膳。 富察若华不免对着舒怡分析起十二阿哥其人其事来。 “听母亲说十二爷如今还在五台山未归,眼见着就要过年了,万岁连新年都不依十二爷哥回京来过,怕是真的恼了十二爷也未可知。依着我说,六妹还是要早作打算,若是当初运气再好一些,嫁得十三爷或是十四爷便也免了这场风波。” 看着jiejie这一副表面担忧实则内心激动的样子,舒怡只淡淡应了一句便不再做声。 既然她能当得起作为十二福晋的荣耀和身份上所带来的好处,自然也受得了因着这门婚事带来的委屈。 这世上不能什么好事都是她一个人的。 石佳氏虽然心中向着长女,但经过这些日子来自马齐的耳提面命,早已将舒怡认作了彻彻底底的主子,并不敢当着舒怡的面乱说。 她对于十二阿哥不回京过年这事虽然着急,但并不是为着舒怡,而是更担心富察氏一门的荣华。 十二爷不被皇上所喜,短时间内也不会担上什么差事是一定的了,只求十二爷万万不要得罪皇上什么,连带得富察氏一门惹了圣上厌弃才好。 准岳母和未婚妻不知道的是,她们所担忧的“十二爷”殷陶正逍遥地禅房外的空地架起了烧烤架,上头烤着玉米、红薯和芋头,旁边还有各色蔬菜拼盘的铁板烧。 托了噶礼和太后的福,殷陶最近简直把素材吃出了花儿来。 殷陶午间用过蔬菜铁板烧后,晚间又用了些糖炒栗子便早早睡下。 第二日山上便飘起了雪花,四爷和五爷也在这初雪的天气里打着油纸伞踏雪而来。 两人上山之后自然是要先过来给太后请安。 太后看到两位远道而来的孙子眯了眯眼睛,有些担心是皇帝请他两个来接她回去的。 说实话,她在山上还没住够呢,好容易出来一趟,下次再过来不知要到猴年马月了。 她现在真的很是不想回去。 幸好老四也老五过来也不是为着接她回京,而是过来送年货顺便陪她老人家过年的。 太后听老四和老五这么一说便高兴了起来,寺里不沾荤腥,太后便叫厨师做了一桌子精致的素食来招待几个孙儿。 四爷吃着山中清甜的小青菜很受启发,嘱咐殷陶开春后可以在后山种点小菜,并打算给殷陶提供一些技术性支持。 殷陶点头应了下来。 反正他现在也闲着没什么事情,种点小青菜自己拿来吃也是好的。 太后晚间睡得较早,兄弟三人便去了殷陶的房间开了素酒吃着小菜聊天。 三人聊着聊着便聊起了建府的事。 四爷将给十二弟盖房子的很多细节规划都给殷陶说了,对于未来雍正帝的审美,殷陶还是十分信赖的,一听就是兼具了美观性和实用性的想法,并且很是有逼格。 殷陶表示很是满意。 五爷有些郁闷地坐在一旁吃炸花生米,其实他也想给十二弟盖房子的,但奈何当初争不过四哥,只落了个给十四盖房子。 十四这孩子惯是人心不足的主儿,即便自己再是上心也不会落他个什么好话儿。 五爷过来五台山之前,康熙曾经宣召他去乾清宫一趟,叫他留在五台山顶替十二一段时间,等到十二回京待两个月后再回来换他。 五爷估计老爷子也是想儿子了,毕竟好几个月不见了,想叫十二回去给他看看。 对于陪太后在五台山礼佛一事,五爷还是很向往的,自然很欢快地便将此事答应了下来。 过完上元节后,四爷和殷陶启程,五爷则留在了五台山。 殷陶是被康熙传召回京的,回宫后的第一站自然先去了康熙那里报道。 殷陶不过几个月没见康熙,便发现康熙相较上次见面有些很不一样,憔悴当中带着深深的疲惫,似乎遇到了什么很是棘手的问题。 据四哥的那些信及前几日和四哥五哥的聊天来推断,殷陶觉得,令康熙这般进退为难之事大抵还是与太子有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