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7节 (第2/3页)
最近也忙,收到十二阿哥的温锅宴请帖后,才意识到要家里应该出人帮着舒怡筹备温锅宴。 看石佳氏最近一直在家不动弹,马齐心里十分不满,回家又把妻子狠狠数落了一顿,叫她务必明儿过去十二爷府上帮忙。 石佳氏也觉得很是冤枉,虽然她跟小女儿不亲近,但为着富察府的脸面和名声,也会想要帮衬舒怡,毕竟作为一家主母,叫人认为嫁出去的姑娘什么都不懂,办个宴会都弄得乱七八糟,也是在打她自己的脸。 这次最根本的问题是,舒怡并未派人过来跟她求助,她根本就不知道十二阿哥年前要办温锅宴。 不过石佳氏也不冤枉,因为一直不亲近小女儿,所以舒怡遇到事情根本就不想同她这个母亲求助。若是旁人家里母亲和女儿亲近的,怎么可能不请额娘帮忙呢? 第二天石佳氏过去殷陶府邸之后,才发现舒怡没找自己是真的觉得不必要,好几位皇子福晋都在那里,十分热情而尽责地帮着舒怡筹备,倒比她这个额娘有用更多。 筹备期间有几位福晋衬,温锅宴当日还有一众皇子们捧场,殷陶府上的温锅宴进行得很是顺利,在一片欢庆的气氛当中完美落幕。 温锅宴流程都差不多,殷陶本身又不是喜欢标新立异的人,整个过程都比较中规中矩。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在宴会进行到一半之时,宫里头康熙给殷陶赐了菜,还是乾清宫大总管梁九功亲自来送的。 皇子开府举办温锅宴之时,如果康熙正好有空在京中,一般会在温锅宴上赐菜。 但也只有直郡王、三爷、四爷和八爷举办宴会之时有这个荣耀,能得乾清宫大总管梁九功亲自过来送菜,旁的五爷谁的都没这个待遇。 梁九功传旨的时候也说了,康熙感念十二阿哥年初在五台山伺候太后辛苦,特地赐下菜品给十二阿哥添喜。 大冷天的,即便菜品是从宫中快马送过来的,但到了府中菜也已经凉了。 好在今儿康熙赏的这几道菜都是可以加热的,殷陶就叫萧玉换上了小砂锅,加了小火慢慢炖上搁在了桌子上了,就跟后世饭店里那些边加热便上桌的硬菜一样。 五爷见到赐菜后十分激动,对着殷陶大声感叹道:“这些菜可都是十二弟喜欢吃的!” 更重要的是,他的口味和十二弟差不多,也十分喜欢吃,皇阿玛这次赐的菜着实对他两个的胃口。 直郡王白了五爷一眼,看老五这激动的,就跟皇阿玛给他赐菜了一样,他就跟十二关系那么好吗? 七爷也喜滋滋的,每次十二弟受宠他都挺高兴的,觉得皇阿玛对他们这种老实人也是看在眼里的,感觉浑身充满了希望和力量。 八爷表情变得十分微妙,老爷子连十二喜欢吃什么都记着,可见还真是宠爱十二啊! 十四心里不痛快,他估计等他开府的时候,应该不会有梁九功过来送菜的殊荣,毕竟他今年在皇阿玛那里没什么贡献,皇阿玛南巡和去五台山都没带上他。 殷陶坐在那儿,被五爷说得有点儿囧。 就在出宫开府的前一晚,康熙跟他下棋的时候曾经多问了一句,老十二近来都喜欢用些什么? 殷陶以为康熙是在跟唠家常,或者晚膳不知道点什么了,跟他寻求一下素材,便说了几样自己喜欢吃的菜。 没想到康熙的每一句话都不是废话,那天问过他以后,转而今天赐菜时候就用上了。 殷陶估计,康熙那么忙,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也大都记不住,都是梁九功帮忙记着的。但现在按着殷陶喜好赐菜下来,大家看他一个做皇帝的还能记着每个孩子的用餐喜好,人设上又加了一项周到体贴。 难怪那么多臣子和妃子都对康熙死心塌地,估计康熙平日里也经常这么做,时不时对他们好好关怀一下,在一些小事和细节当中制造一些人为的感动,叫他们产生我和别人不一样的错觉。 果然,要想当一个好皇上,首先要做一个合格的海王。 因着嫂嫂们和十三福晋实在帮了不少忙,温锅宴顺利结束之后,舒怡便带着年礼亲自去各位嫂嫂和十三弟妹的府上感谢了一波。 五福晋拉着舒怡的手表示,这都不算什么,十二爷和我们爷关系最好,十二弟妹以后过来我们府上就跟自己家里一样,咱们之间用不着这般的客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