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5节 (第3/3页)
十和十四都弄得很服帖,你外祖一家也支持你,说明你能聚拢人心也很有能力。 既然你是一个如此有能耐的人,能为旁人所不为,就应该身上担负更多的责任。 所以……老大,不要大意地带着你的人去讨债吧。 你的这份功绩,朕会修成史书,叫后来人都铭记你的贡献。 若是能办得又快又好,皇阿玛就赏你一个大大的恩典。 直郡王被康熙忽悠冲昏了头,虽然知道这事难弄,但“大大的恩典”五个字一出现,便叫直郡王心思活动起来。 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皇阿玛这是想让他更进一步,成为能跟太子抗衡的直亲王。 就算这会子当不成亲王,叫皇阿玛觉得自己是个有能力的人,能在皇阿玛心中盖过太子也是好的。 这么多年了,直郡王可一直都盼着有这么一天呢。 想到这里,直郡王便将此事应了下来。 直郡王原本觉得,收债这事虽然不好办,但也不至于太难。 一则是他觉得自己才干能耐并不在太子之下,也是时候该表现表现了。 二则是他觉得自己在京中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这京城里头除了皇阿玛和太子之外就数着他了,想来大家都会给他几分面子。 三则是因着他觉得但凡那些欠债的人要点脸,就该在收债时候赶紧想办法凑足了银子还了,况且他也不是替自己收债,而是替皇阿玛和国库收银子。 可等到真正收债的时候,直郡王才发现压根儿不是这么回事。讨债的不是大爷,欠债的才是大爷。 官员和宗亲们借的银钱都不少,大多数人一笔是拿不出来的,即便拿出来还债也是也要出一大笔血的,是而几乎所有人都在在观望,等着那些借钱借最多的人先把钱还了,比如曹家,比如太子,比如直郡王。 除了纳兰家和跟着自己的几个兄弟之外,直郡王甚至不敢强压着自己党派还钱,怕他们被逼的狠了,跟自己离心,转而再去投奔旁人。 老八多么玲珑剔透的人儿啊,也是一点儿办法都想不出来,过了小半个月还没有头绪呢。 可见这事是真的难办。 除此之外,直郡王感觉户部尚书马齐对自己甚为不配合,直郡王不想承认自己能力不足,便把收不上银子的锅转嫁到了别人身上,比如户部尚书无能,不支持他的工作。 有了这个想法后,直郡王越发觉得马齐这人不靠谱、没眼力劲儿、对他不够尊重,直郡王甚至觉得,因为马齐是十二岳父,知道他和十二关系不睦,所以处处针对他。 八爷以前曾经多番对马齐示好,马齐原以为,八爷会在直郡王为难自己的时候,为着从前的交情帮自己一把,起码替自己说几句话。 谁知八爷对上直郡王没半点儿脾气,马齐多番暗示的情况下,仍然只知道在那边和稀泥,半点儿用处也无。 马齐听八爷以前说得挺好,但谁想遇上事儿以后,也没什么举措,更没什么本事。 认清八爷此人真面目后,马齐很是郁闷,觉得自己英明一世,竟然也会看走了眼,相信了八爷的嘴,以为他是个好的。 这事儿对马齐打击不小,他半夜睡不着起来秉烛夜游,挥墨写下两首律诗后又在院子里喝了个小酒。 这日夜半的南风吹得很溜,马齐年纪大了,穿得又少,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后,第二天就着了风寒,发起了高烧。 收债的当口,户部尚书病倒了。 康熙有些怀疑马齐这病动机不纯,变叫了太医过去诊治。 太医院王太医去过富察府上一趟后,回来跟康熙复命——马齐大人是真的病了,烧得厉害不说,说起话来也不大顺畅了。 既然马齐是真的病了,康熙也没法子,只得派了人去慰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