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4节 (第3/3页)
挂心府里。” 舒怡很快就被安抚住了,安安对于阿玛即将出门很久不能回家却有些接受无能,临到殷陶出门之前,日日都要同阿玛额娘待在一处,晚上也要宿在一个屋子。 殷陶无法儿,只得给安安排了照顾舒怡和即将到来的小朋友的任务。 有了这份“差事”以后,安安终于不在日日黏着阿玛,而是开始时时陪着额娘,和额娘待在一处,尽心尽责“照顾”起了舒怡。 有了安安过后,殷陶家里游乐场又进行了扩建,同样打出了名号,最近来玩的小朋友实在不少。四爷、五爷、七爷、十爷和十三家的孩子都是常客,且对安安这个“幼儿园园长”的女儿表现了极大的友好,有什么好吃的好用的都记得给她带着,想来安安在家也不会寂寞。 托了康熙的福,殷陶一直没有再添什么新人,府里就舒怡一个,也不会有什么人叫她为难,生出许多事端,不利于她的安胎。 步兵统领衙门有便宜舅舅托合齐在,托合齐一直关注着他的宅邸,他的宅子在几个兄弟当中反而最为安全。 九爷生意越做越红火,后来殷陶也投了不少股份进去,得到了更多的分成,府上的银子用都用不了…… 相比京中的不平和纷扰,殷陶府上几乎可以用平静安宁来形容,这也是他从穿越到这个世界来便想活成的样子。 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面发展,府中也即将迎来新的生命。 一时短暂的离开也没关系,只要平平安安是最好的。 殷陶虽然可以以平常心对待起落沉浮,但那些还在支持着他的“十二爷党”显然有些接受无能。 虽然这个党派人数稀少,算下来铁粉只有马齐和托合齐两个,但并不妨碍他两个对于殷陶爱得深沉。 因为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信念,托合齐和马齐两个没事儿就走走亲戚,凑一块儿喝个小酒,在朝堂上也相互照应……关系也越发好了起来。 托合齐一直都给马齐洗脑,是因为皇上看重十二阿哥他才得以当了九门提督,也是因为十二阿哥的圣心的缘故,meimei才得以封嫔成为一宫主位。 这话说得也不是全然没有道理,说着说着不光托合齐自己信了,就连岳父马齐也深信不疑,认为十二阿哥是很得圣心的。 可谁知没过几年,康熙就扔了这么一个雷下来。 不管怎么说,这次十二阿哥被派出京城守陵的事情,对于他两个“十二爷党”打击还是蛮大的。 托合齐还记得早先年马齐想追随八爷的事情,他叹了口气,亲自执壶给马齐斟了一杯酒,无不惆怅道:“今儿阿哥已经出京了,想来没个一年半载是回不来了。富察大人一向门路甚广,可有什么其他想法?这会子改换门庭兴许还来得及。” 马齐也跟着托合齐叹了口气:“换什么啊?老了,早就折腾不动了。既然认定了十二爷,那便再不换什么了。十二爷要做个闲散皇子,我就只管保着他做个富贵闲人便是。” 再说了,当年是他先弃了八爷而去的,现在再叫他转头去投奔人家,他没那个脸。 只是他真没想到,直郡王和八爷两个竟然这么能冲,如今已是康熙四十五年,依然屹立不倒,甚至经常能够在太子手下讨个便宜。 但想起当年八爷行径,再想起当年直郡王收债时候束手无策的样子……马齐觉得他两个还是走不远的。 托合齐又喝了一口酒,突然就想起另一件事来。 “对了,我这儿还有件事,要请富察大人帮忙分析一下。只是这话,出得我口,入得你耳,万万不可叫第三人知晓。” 马齐瞬间来了兴趣,压低了声音对托合齐道:“大人请讲。” 就在前日,托合齐按着康熙的要求,将康熙一直关注的几个宗亲和皇子的行程琐事写了一封折子,上呈给了康熙。 折子当中也提到了,十二爷已于十一月初十动身前往了东陵安奉殿。 康熙在给托合齐批复的时候,特意提了一句:“十二乃吾之爱子,忠孝俱全,诚感天地,朕必当不忘。” 托合齐有些想不大明白,康熙这到底是为了安抚于他随口一说,还是真心这般想的? 是不是真如信中所说,虽然派了十二阿哥出京守陵,但心中依然还是想着十二阿哥? 马齐蹙眉想了一会儿,最终还是给了一个不确定的答案。 他虽然相伴皇上左右多年,但依然有些看不透他,也搞不大清楚这句话背后的真实含义。 因为康熙这人说话偶尔比较夸张,从前提到直郡王、太子、四爷、八爷、十三和十四时候,都曾用过“爱子”两个字,谁知道他真爱的是哪个子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