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1节 (第2/4页)
。 锦衣卫足有百人,不方便秘密进宫,陶睿等他们整顿了一阵子之后,便借口宫中太闷,不顾众人阻拦,非要出宫去逛逛。 至于他什么时间出去,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谁敢打探就是窥探帝踪。 摄政王安排了两名刺客,好不容易打探到陶睿出宫的时间,盯上了陶睿乘坐的马车,马车外是德顺在守着。两名刺客等马车离皇宫远了些便现身刺杀。巧的是,李太医那边也给同党传递了消息,前朝人也派了一群刺客前来刺杀,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刺客们直奔马车,德顺慌忙跳下车,而后头跟着的侍卫也护着德顺快速突围。刺客主要目标是狗皇帝,德顺一个太监没阻拦他们,他们自然也没有第一时间留意。结果剑刺入马车,才发现里头只有个假人! 刺客心里一惊,再去看德顺,他已经突出重围。而他身边不知从哪冒出一批人来,各个穿着便衣,就像最普通的老百姓,却拿什么武器的都有,远攻、进攻加上恰到好处的站位,刺客竟怎么都跑不出去,打上几十个回合就全被抓了。 此时陶睿已经在程栋的陪同下,去了护国公府在京城一个偏僻处的山庄。 护国公带领一众锦衣卫行礼迎接,片刻后,又有二十多个锦衣卫押着刺客来到山庄。 德顺上前道:“启禀皇上,所有刺客全部落网,除了两个服毒自尽的,其余都是活口。” 陶睿很满意,对护国公笑道:“果然是护国公带出来的人,一点没让朕失望。” “还要谢皇上给臣等这个机会。” “走吧,带朕好好看看这个秘密山庄。” 护国公坐在四轮车上,被程栋推着走,边走边给陶睿介绍他的布置。当然,时间太短,又要查摄政王,要隐秘行事,他还没来得及好好布置,不过他可以和陶睿说些未来的规划。比如在哪里建密室,在哪里挖密道等等。 陶睿也算了解了一次古代的秘密机构,护国公做得非常好,他没什么需要插手的地方了。这就是手下有能人的好处,下达一个任务都不需要多cao心。 陶睿命他们审讯刺客,并加急探查摄政王的人和前朝的人。他将原剧情中前朝乱党的几个据点告诉了护国公,护国公也不问他是怎么知道的,立即派人前去监视。 说起来他的人有些是带伤残的,又过了好些年普通人的生活,如今竟是最好的掩饰,谁都看不出有什么将士风采了,打探消息更容易。 陶睿回宫后便狠狠发作了一顿,在朝堂上斥责群臣无能,竟让他在皇城根儿上遇到行刺,训得一众臣子连连请罪,不敢多言。 陶睿冷冷地看着他们,视线从摄政王头上扫过,下令道:“即日起,京城戒严,进出严格盘查,凡有不明人士,一律打入大牢再查身份,确认无辜者才能释放。” 摄政王使了个眼色,立即有人提出异议,“皇上,如此恐怕会引起百姓恐慌。” “朕怀疑是前朝余孽作祟,不然,便是有人起了不臣之心,想要取代朕。” “皇上息怒!” 陶睿坐在龙椅上,身体前倾,手臂放在膝盖上,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们,慢悠悠地说:“那你们反对朕戒严,是想让刺客得手,换一个皇帝?” “臣不敢!皇上息怒!” 先前那个出来说话的官员早就满头冷汗了,跪在地上叩头道:“皇上恕罪,是臣思虑不周,臣有错……” “你确实有错。身为臣子,你不优先考虑朕的安危,反而怕什么百姓恐慌。若不抓住那些刺客,百姓岂不是更危险、更恐慌?所以,你根本不是怕百姓恐慌,而是想陷朕于危机之中!” “臣绝无此意,皇上明鉴,臣冤枉啊――” “来人,摘了他的官帽。”陶睿摆了下手,直起身来,“朕不需要不忠之人,朕是皇帝,不忠于朕,便不配为臣。” 陶睿冰凉的目光对上摄政王的目光,摄政王忽然明白,陶睿早已看穿了他的野心,之前种种不过是同他周旋罢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