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八章 宿命之敌避不过 千斤重担担 (第1/4页)
(一) “藏剑一。” 不二缓缓读出纸鹤上娟秀又充满紧迫危机气息的三个字。 虽然书写者刻意变换手法,隐瞒真实笔迹,但不二还是从蛛丝马迹中辨别出,字迹就是出自钟秀秀。 这三个字落在纸上,一个比一个结构紧凑,一笔较一笔急迫用力。 提醒和警示的意味再明显不过。 最后的“一”字,竟然是用鲜血所成。 起笔浓,收笔淡,又明显可以看出一个指纹用力按压纸面的痕迹。 可以想象秀秀书写之时,满怀焦虑地写完了前两个字,只剩最后的一。 却担心他未能读出她的警告用意,便用牙咬破手指,继而鲜血涌出,在纸鹤空处一抹,才算大功告成,放心下来。 “钟师妹……”他轻轻叹了口气。 少许,撇过旁的杂念,认真分析“藏剑一”三个字的警告意味。 危险自不必说的。 值得秀秀如此刻意用情书写,想必此番涉及到藏剑一的,一定是事关自己生死的重大危机。 藏剑一怎么会与自己产生交集? 不二想来想去,也只有几日后碾冰院与华山剑宗的团队比试。 危险一定会在比试时发生。 对于藏剑一的修为,不二心中大概有个度量。 虽然对方在通灵境修士中鹤立鸡群,但也未必能稳吃自己。 所以,不二心中隐隐有一个近乎于第六感一般的念头—— 危险来自藏剑一,却起源于第三者。 此刻,在西北大营中,能对自己构成致命威胁,又有出手动机的,就是两方,三人: 一方是李云憬。 另一方则是三花洞二人。 李云憬可先排除了。她若要对他出手,根本不必借藏剑一之手。 那么,危险的可能性便只剩三花洞二人。 是了,这二人来西北调查血夜之事,但始终无果,难免焦躁急虑。 他们想对他动手,又担心被李云憬知晓惹出麻烦,所以一直瞻前顾后,顾虑重重,无所行动。 由此,不二又想起前不久发生的事情——在本尊完成该手心临卦绘制之后,他又收获了一样新的镇海兽神通布坎之源。 这神通极具指向性,一旦成功使出,就可以在幻境中看到祸事的某个源头。 倘是祸患来自于某人,便可照出那人的模样,显出降祸者姓名。 收获神通后的第一时间,他使出布坎之源,幻境中出现的便是三花洞二人的模样,又显出二人姓名——何灵心与何晶晶。 布坎之源的提醒与秀秀的警示相映照,想来危险正是来自这二人无疑了。 只是他们为何要假手藏剑一,又该如何对付自己? 总不会叫藏剑一直接出手杀了他,如此也无法查出血夜真凶,没有半点意义。 他寻思良久,却未能推测出对方出手的方式。 又想双方的比试还有些时候,大可以留着慢慢琢磨。 总之自己已有提防,大不了避其锋芒,寻个借口退出比试,也比因此丢了性命的好。 此番面临的虽然是生死攸关的危险,但不二却愈加镇定冷静,不负多年来生死悬崖的游走。 (二) 拿定主意之后,他干脆将此事暂且放下。 又从怀中取出镇海经,翻到目录察看。 镇海经正是专门记载宏然修士中曾经出现过的千千万万镇海兽的经书,完整的记录应包括镇海兽的名字,起源,习性,分布,传说,擅长,所传神通,以及拥有此镇海兽的大能修士。 著书者名为“吴不知”。 据不二所知,这吴不知并非是一个人,而是一脉传承。 最早先的“吴不知”,原是修士界中,一个极爱打听修界八卦、喜查诸事的闲书修士,一生修为平平,混迹到地桥境而已,但著书不少,其中就有这本《镇海经》。 “吴不知”临逝之前,收了一名徒弟,教会对方著书查事的本领,连同“吴不知”的名号一并传了下去。 弟子再传弟子,“吴不知”一脉久久为功,代代续传,便有诸般闲书杂书传世。 《镇海经》便是其中一本。 《镇海经》问世之时,里面不过记录了几百种常见镇海兽。 经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