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后嫁给皇帝叔叔_第4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节 (第2/3页)

话你甭想从我嘴里说出来。”

    杜子藤翻了个白眼,敢情我还得谢谢你了?

    “罗大叔,你怎么想起把粮送到咱们豆腐坊来了?真想捐赠粮食可以去衙门的。”杜霂问。虽然衙门现在也没有专门的人收这个,但毕竟去那里比较正式不是吗?

    罗老汉罢罢手,“就这点粮食,不必惊动衙门了……”

    杜霂哭笑不得,这老汉不知道他把粮食送到他们这来,最终还是得惊动衙门的啊。接着,在罗老汉的絮絮叨叨中,他总算知道为什么这罗老汉会对他们这豆腐坊那么情有独衷,愿意将省下来的珍贵的粮食送来他们这了。

    这还是他表弟的锅,这家伙曾在喝醉时和友人吐露过豆腐坊建立的初衷以及以物换换物的目的,这些醉言醉语被他友人传了出去。

    百姓们这才知道,原来他们拿粮食到豆腐坊来换豆制品,豆腐坊将换来的粮食都收集到一处,以待将来赈济灾民。

    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不知真假的消息,说是等来年,年景好些的时候,不管是豆腐还是豆酱豆豉等物,都会免费将做法教给民众,好教老百姓们的餐桌上多添一两道吃食。

    这些话,被杜子藤的朋友传了出去,有人信有人不信,但相信的人还是蛮多的。

    有消息灵通的,晓得今年好些地方因大旱而收成不好,往更深处想,那些百姓们的存粮怕是吃不到夏粮下来了,有些可能冬天或者春天就得断炊。对这传言就信了七八分。

    至于后面的消息,许多人觉得不可能的同时,心里还是忍不住相信的。这豆腐坊就是独门生意,有多来钱,不用说都知道。官府那边犯不着用这等手段来招揽生意。

    此后,豆腐坊的生意就更好了,老百姓们去换豆制品时宁可多给,也不讨价还价。

    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杜霂看了一眼粮食,不由得问,“老大叔今天家里收成可还行?米粮可还够吃?”

    罗老汉罢罢手,也没瞒着,“不好不好,要是收成好,老汉指定不捐那么少。但是不管我们在家怎么难,别让我们皇上和我们的将士出征时流血流泪还吃不饱肚子。”说到后面,他高昂的声音已转为低沉。

    杜霂只觉得心里沉甸甸的,这份沉重的信任诶。

    无独有偶,罗老汉来捐粮时,豆腐坊有不少人围观了。

    或许是罗老汉给大家打开了一个崭新的捐粮方式,陆续有不少人或提着或背着粮食到了豆腐坊。这样的事,在京城四个区的豆腐坊都有发生。

    南区豆腐坊这边,不久后,又有一个汉子来了,将手中口袋放下就走。

    杜子藤一摸就知道是粮食,这一袋子粮食,怕有三四十斤吧。

    他连忙把人叫住,“回来!干嘛呢你?”

    汉子瓮声瓮气地道,“粮食给你们,充作军粮。”

    “回来,又不是不收你的,你走那么快干嘛?来,说说你的姓名,住哪,家里有几口人?”杜子藤认命地拿出册子,开始登记。

    这是他表哥交待的,他表哥已经亲自去请求上头的人了。

    杜霂此刻正将此事向沈繁花做汇报。

    沈繁花身为豆腐坊的二股东,虽然只是干拿股份的,但现在景熙帝这个大股东不是不在嘛,消息汇报到她那里,没毛病。

    说起来,杜霂他爷爷曾是高太傅的学生,和沈繁花她爹沈清是同窗也是兄弟,来往亲密。杜家和高家沈家因为这层关系,算是他们一系的人,关系挺亲厚的那种。

    因为沈繁花是老来女,所以她和杜霂尽管差着一个辈分,其实年龄相差不大。

    杜霂的汇报,听得沈繁花美目连闪。

    大周的百姓真是可爱又纯粹,如此艰难之下还无偿地支援前线。

    杜霂描述的场景让她想起后世建国时期还外账及大炼钢那会,为了支援国家,百姓们砸锅卖铁以及勒紧了裤腰带过活。铁捐给国家了,没锅了,那就吃大锅饭,自己家也不要锅灶了。要还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