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节 (第2/2页)
姚大史本不是税课司大史,而是此人的心腹幕僚,名唤姚录。 而此人不是旁人。 他正是签下此令的,那位二十七岁登顶内阁的,内阁首辅章纪堂。 姚录虽然痴长他许多年岁,可全然不敢怠慢,躬身行礼才坐了下来。 “回大人,那天风楼果然不肯交钱,同官府讨价还价,我只给他们减免了五百两,估计毕三姑背后那位主家,不会就范。” 他说着,抬头看了章纪堂一眼。 这一眼,被章纪堂捕捉到了。 “我看先生满眼疑惑,可是在问我为何同一个小女子为难?” 这话真真说中了姚录的心思。 “不瞒大人,不知这是何故啊?” 章纪堂笑了笑。 “听闻沈如是在京城的大钱庄里,一口气借了一万两白银,这几日正到了还钱的时候。我想试试这位花魁,这等捉襟见肘的情形当如何应对。是不是准备去开封府的杨知府处装穷呢?” 他在解释,但是姚录听得更疑惑了。 沈如是缺不缺钱,要不要装穷,又同首辅大人有什么关系? 念头一过,首辅大人就看了过来。 “我这缺一个同我搭戏的人,我瞧中了这沈如是,但还要看她戏演的够不够好,到底够不够这个格。” 第2章 契约(小修) “好生演戏,莫要有旁…… 小商户盯着大商户,大商户盯着天风楼。 一早,毕三姑刚到重山阁,就看见窗下放着的一抬箱子,瞧那模样,装银子的? 毕三姑眼睛一亮,又听沈如是吩咐丹竹。 “你亲自去趟绸缎庄,把我今年定的新衣都撤了,还有,今年的胭脂水粉也减半。” 毕三姑暗暗一喜:这位姑奶奶真想通了! 毕三姑连忙上前,“姑娘怎么能这般委屈自己?四五千两也算不得太多,姑娘若是不舍得,便是从我们这些人的用度里面拿出来些,也就是了,你可不能省。” 这话说得情真意切,沈如是停下手中的事看了过来。 “三姑待我太好了。” 毕三姑有些不好意思。 “姑娘是天风楼的门脸,委屈谁都不能委屈姑娘不是?只要姑娘想通了,不同官府衙门对着来,尽快把钱都交了,这些小事都好说。” 沈如是歪了下脑袋,反问了一句。 “三姑听谁说,我要缴那笔税钱了?” “不、不缴?”毕三姑一怔,“那姑娘让丹竹去绸缎庄胭脂铺做什么?” 不是为了省钱? 沈如是一笑,那笑比窗外春花灿烂,连毕三姑都止不住心神一荡。 “三姑不必着急,很快就知道了。” ... ... 她说快,那确实快得紧。 丹竹到了绸缎庄一说,绸缎庄的掌柜差点打落了算盘。 他人还没回过神来,丹竹又去对门的胭脂铺,将定好的胭脂水粉减了一半。 两边的掌柜都急坏了,沈如是可是大主顾,这到底是为什么? 不少旁的商户也都围了上来。 丹竹被围着问了半天,才答了一句,“我们姑娘说,要少花钱。” 丹竹说完便走了,其他人都傻了眼。 不过傻眼也只一瞬,下一瞬众人明白了过来。 “肯定是因为补税!天风楼估计要补好几万两的税,给补穷了!” 满大街陡然一静。 接着,喧闹吵嚷了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