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魔养成系统_第324章 不是这个可以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4章 不是这个可以啊!!! (第2/5页)

…”

    ……

    下午一点半,当唐知非走进高三一班的时候,半个班的人以张小可为顶点围城了一个扇形,好像在看一些很不好的东西。

    唐知非眉色一皱,深感绝望。

    没了李峥定海神针。

    也没了林逾静圈地自萌。

    班级正在逐渐沦为欢快的犬舍。

    唐知非虽然一直在努力的克制自己,不愿成为胡春梅。

    但她此时真的想叉腰甩手开始骂街。

    “太浮了!”

    “干嘛呢干嘛呢!长耳朵干嘛用的,没听见预备铃啊?”

    “整个楼就你们闹得欢,能拿出一半的劲儿来学习我就谢天谢地了!”

    当然,这些都是想像中的,唐知非暂时还没失控到迈出这一步。

    “呼……”唐知非努力地将情绪压了下去,抬起双手,尽量和蔼地说道,“同学们,已经打过预备铃了,该上课了。”

    人群中,她最忠诚的课代表跳了出来。

    “唐老师,李峥要上直播了!”刘月轩蹦跳着喊道,“下午就发射。”

    与此同时,广播里传来了刘晓东暴发户一样的声音。

    【同学们,由本校高三优秀学生李峥、林逾静参与研制的黄河二号运载火箭,今天下午就要正式发射了。】

    【经教务组讨论,我们决定与全校师生一起见证这个重要的时刻!】

    【我宣布,今天下午暂时停课,全体师生观看发射直播。】

    【高三并不强制,请老师根据同学们的态度自行安排。】

    瞬间,全班人齐刷刷望向唐知非,满脸都是恳求。

    唐知非满腔的情绪,化为了生活不易的叹气。

    这谁顶得住啊。

    她不得不望向那只害群之犬。

    “班长,开投影!”

    ……

    其实不仅仅是樱湖,这个下午,全国有不少中小学都临时停课,播放起黄二直播。

    无数道目光凝聚在文海东岸。

    无数个“黄二加油!”,“这次一定成功!”像是瀑布一样洗刷着直播聊天室。

    满腔的期待,瞬间凝成了一股有型的力量。

    唯有辉煌升空,方不辜负厚望。

    ……

    此时此刻,文海发射场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早已各就各位,井井有条,密而不乱地对每个环节进行最后的检查。

    他们已经经历过太多大起大落,此时显露出的唯有稳重与坦然。

    十几台摄像机错落摆开,虽然在持续拍摄,却并没有全程直播。

    根据经验,只会在火箭升空后适当给一些延时的大厅现场画面,通常不会超过1分钟。

    这个阶段是谢绝采访的,记者和摄像的手机也早已被收走,他们能做的也只有默默凝视。

    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随着一个个组长“检查完毕,一切正常”的汇报声响起,距离正式发射已不过咫尺之遥。

    下午3点15分,当工作人员报告“气象确认完毕,满足发射条件”过后,准备完成度到达了100%。

    经过短暂的讨论,指挥员宣布,黄河二号将在15点35分的窗口期准时发射。

    之前还忙碌的指挥中心立刻安静下来。

    每个人都坐在了自己应在的位置,默默坚守。

    人事已尽,现在能做的,只有等待了。

    在这样的状态下,不自觉地,很多人脑海中都泛出了黄二的过往。

    这场长达十三年的航天长跑,即将向目标进行第二轮冲刺。

    十三年前,开始可行性研究。

    十一年前,黄河一号和黄河二号先后展开研制。

    十年前,黄河系列被列入航天计划,确定了未来三十年核心大型运载火箭的战略地位。

    八年前,黄河一号、二号先后设计完成,并提出黄河三号、四号的技术雏形。

    六年前,yf-85液体氢氧发动机完成研制,yf-86进入设计阶段。

    五年前,黄河一号成功发射。

    三年前,yf-86研制完毕,黄河二号开始装配。

    两年前,试车达到万三秒,顺利通过评审。

    一年前,与践行六号卫星在文海会师。

    8个月前,黄河二号首飞失利,展开归零。

    6个月前,第一次归零失败。

    5个月前,发现次同步进动问题,第二次归零开始。

    4个月前,归零方案确定。

    3个月前,归零完成,yf-88发动机展开装配。

    这一路,没什么水到渠成,日日夜夜都是拼命厮杀。

    此时此刻,这最后的10分钟,大多数人心里已经没了太多的念想。

    不去想成功,也不去想失败。

    能想到的,能总结的,只剩下四个大字——

    问心无愧。

    李峥和林逾静被分入了数据分析组,坐在较后的地方,负责监控分析发射后的实时数据,一旦发现任何异象,李峥需要立刻拿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