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2节 (第2/4页)
“创造销售奇迹的呼啦圈,就是你公司的产品?这可真是太意外了。” “切,少见多怪。你有个好爸爸,可以帮你做生意。安逸可是一手一脚自己拼出来的。” 蔺小琳斜了乔山一眼,嘴里夹枪带棒:“海归大博士,好了不起啊……不过希望你还是感情专一比较好,听说人家都怀孕了,却被你给甩了,还真是现代陈世美。” 这可真是要把乔山的皮给扒了,当时就弄得脸色通红,呐呐地说不出话来。 王菁可是第一次听说这种事情,当着乔山的面也不好细问,只是看向乔山的眼神也改变了。 蔺小琳教训完乔山,不再理会他,接着转头对安逸说道:“安逸,我今天是带着任务来的哟。下午在学校遇到张教授,他托我问你报告的事情。这里有他的电话号码,还说如果你到省城来,一定要去他那里做客,要一起讨论问题哪。” “东山大学的张教授?是张朝年教授吗?他找安逸讨论什么问题?安逸不是大专学历的吗?”王菁听到蔺小琳这么说,惊讶地问出声来。 看到蔺小琳笑嘻嘻点头承认,王菁当时嘴都有些合不拢,看着坐在正对面,满脸都是憨厚笑容的安逸,再也说不出话来。 做为党校的老师,省城教育界和知识界的人物,王菁自然了解张朝年教授在华夏经济界的权威地位。 那个时候张朝年教授当选华夏工程院院士,这可是极少会有殊荣。要知道华夏并没有经济学院士,张教授是以工程管理学专家被选为院士的。原因是他对建立华夏国工程论证、规划与决策的理论方法和制度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甚至东山省的省领导都慕名请张朝年教授讲课,而省委党校也曾经邀请张教授专门给党校的老师开过经济学类的课程。做为党校的老师王菁当时也报名参加了,心里还一直以张朝年教授的学生自居——这样的经济学权威居然要找安逸讨论问题?开什么玩笑! “咦,这事情是真的?到底怎么回事儿,小琳,你快和我说说。”萧如君这时也惊讶地问道。当时她已经出发去宛州,所以后来发生的事情都不知道。 于是蔺小琳就把那天发生的事情简单地说一遍,说到张朝年教授对于安逸的欣赏,她圆圆的小脸上面满满的都是骄傲,好象夸奖的就是她一般。 “报告?是什么报告啊,张朝年教授居然如此看重?”王菁心里还有几分不信,开口问安逸。 自然是关于国企改革方面的报告。这份报告先前已经由安自军提交给临前市政府讨论,后来安逸和安自军多次认真研讨,又进行好多次的修改和添加之后又形成了新的报告。 新的报告主要内容除了国企改制之外,还有关于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部分。对于这部分的内容,安逸提议进行了一番添加和修改。 国企改制大势所趋,这是不会改变的潮流和方向,安逸也没想着要阻止。只是希望能够在这个过程当中,让国家和工人们少经受损失罢了。 新的报告里面对于国企一些职工自身能动性差,吃拿等靠要,等等懈怠思想严重的问题也有一些论述。 总之这份新出来的这份报告,避免过于激进的思想,显得温和许多,能够避开大部分的攻讦,而且可实行性特别地突出。 于是安自军又重新向临前市里做了递交,由市委市府进行讨论研究。而安逸则是誊写一份带来省城,就是准备交给张朝年教授审阅,希望能够指点和支持。 现在听到王菁问起报告的事情,安逸刚要把事情仔细地说一下,转头正好看到乔山,这家伙紧紧盯着安逸,神情飘忽眼神不定。 当时安逸心里就是一动,笑着开口说道:“阿姨,就是关于改革开放之类的报告,还有我开办公司的一些情况说明,张朝年教授想要了解一下整个过程。” 原来是这样,王菁点点头。安逸开办公司创业,推出的呼啦圈风靡整个华夏,创造出销售奇迹。这对于张朝年教授来说,的确是有研究的必要,也许就是想做为一个课题项目宣讲也说不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