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0_第17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0节 (第3/4页)

段时间除去接收三个工厂的事情要忙,关于推动临前广场项目的事情,也需要安逸全力以赴。

    因为这件事情在收购工厂之前就已经和相关领导通过气,现在安逸又把专家论证过的规划书关于广场的那部分递交上去,更加引起临前市府和行署的关注。、

    为了这个项目能够在行署办公会议上面通过,只是参加市府和行署的办公会议,安逸就记不清有多少次。

    当然他最为能够得到支持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能够推动这个项目,安逸可以把收购的三个工厂近半土地无偿贡献出来。

    只是算一算这个资金,就等于安逸无偿献给国家一千多万元,就这还不算当时收购的时候多出来那部分资金。

    安逸如此的豪爽,为了支持临前的建设不顾个人的得失,自然能得到领导们的支持。

    临前广场的项目的确是前景看好,特别是看到安逸规划书中所绘制的效果图之后,很多的临前市领导都表示支持。

    要知道这个临前广场如果真的能够建成,那么临前市的面貌就会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谁不想着能够在自己的任上做出这样的一个政绩来哪?想想等到自己老去之后,徜徉在这个美丽的广场上面,还能够给子孙骄傲地说这个广场当年也是出过的一份力。

    就这样甚至包括余作同,还有他那一派系的临前领导们,也是出奇地统一认识,决定支持这个项目能够在省里得到通过。

    临前的领导层统一了认识,安逸就把注意力放到其他工作上面,最先考虑到的就是成立一个全新的建筑公司,好在以后承接临前广场的建设项目。

    毕竟如此巨大的一个项目,如果没有自己掌握的建筑公司参与进来,首先就是肥水流了外人田,另外就是无法掌控工程进度,容易产生其他的问题。

    反正安逸一想到记忆里面关于拆迁方面出现的问题,头就有些疼,这种事情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不然好事儿恐怕也会变成坏事儿。安逸可不想以后会有人指着自己的鼻子骂为富不良。

    其实建筑公司的这个问题倒是不难解决,现在正进行黄村工业园工程的那些建筑公司,只需要再投入一些资金和技术力量,很容易就能整合成一家实力雄厚的大型建筑公司。

    这些建筑公司其实也可以称为建筑队,大部分都是郭勇老爸郭正罡的关系,原来最多只是属于临前建筑市场的边缘小建筑公司,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都不算什么。

    可是自从认识了安逸之后就是所接到的项目不断,并且规模还越来越大。眼看着临前广场项目就在眼前,都不用安逸去征求意见。这些建筑队的老板就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安逸给予照顾。

    如此一来,这个工作的难度也就不大了。安逸对于这些建筑队当然也会有所要求,比如必须想办法提升资质,还要提高技术水平,还需要购买先进的建筑工程机械。

    总之,要想加入到安逸这艘即将全面启航的航空母舰,成为其中的一员,分享到好处,那就必须做到让安逸满意才行。

    关于建筑公司的事情,安逸并没有多参与,现在这件事情并不急切,可以先给这些当老板的立下个规矩,让他们自己去自查自纠,想办法去改进提升。

    反正安逸也撂下话,到时会请省里的专家和相关部门进行审查,如果通不过,那宁愿把项目都交给其他的公司。

    其实安逸的这番话也带有一些忽悠的成分,这么大的项目工程量巨大不说,还得综合各方面的利益,是根本不可能交给一家建筑公司的。最多只会在某些利润比较高的工程项目上给予照顾而已。

    反正这个项目到时肯定还会有一个博弈过程,不过安逸也是想好了,也得采用招投标的形式,那怕是必须得有一些照顾,也得想办法从那些人身上多弄出一些钱来。

    安逸的话没有人敢不听,也没有人敢反对质疑,这些老板也是一样,全都表示一定要按照要求进行整改,绝对会让达到安逸满意。

    处理完建筑公司的事情,安逸自然还需要再处理一件关键问题。当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广场项目资金的问题。

    这个项目是巨型项目,也是临前建市以来最大的一个项目,估计最终的资金会达到十二个亿左右。当然前期的资金没有必要这么多,却是相当地重要,关系到这个项目能否顺利开展,以及社会影响力的问题。

    这个前期资金就是关于拆迁方面的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