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7节 (第1/4页)
也就是在安自军发表文章的第五天,临前市这边已经齐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足足都有近二十多人。 这些记者可是和安逸重生前的那些记者不同,都是各个地方官方媒体的正式记者,基本上还都带有各种官方头衔的,可以说基本上会代表着官方的态度和立场。 这些记者全部都要求对安自军进行采访,并且还要求安自军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进一步地说明,要表明最根本的立场。 当然这些采访安自军是一律进行回避,并不参与进去,最多只是发表一个声明,那就是文章里面的内容已经完全阐明了他的观点。 对于目前全国性的改开路线的大辩论,安自军强调所发表的文章完全是依据改开总设计师所说‘实事求是’的原则所作,对于罗斯国的局势的判断,也是依据现实资料研究出来的结果,他自己将会为结果负责。 安自军十分聪明地避开和记者的纠缠,把自己发表的文章定性为学术研究,并不牵扯到任何方针路线上面。 这也是安逸和萧光宇共同帮他出的主意。安逸和萧光宇可都明白,华夏对于路线要求之严格,只要牵扯到这方面,那怕你有天大的理由,也是一律逃脱不掉被拉下水的危险。 而安自军如此一强调,这些记者至少在他这里想制造关于路线方针的问题,就根本不能成功,安自军也就避开了最大的困扰,压力也会减轻许多。 只是记者也不是容易糊弄得,既然主要人物安自军没有办法采访,得不到第一手的资料,那么就从其他方面进行迂回,这也是常识。于是安家可就成为第二个重点。由此安逸的盛达公司也就暴露在记者们面前。 短短的两天时间,盛达公司就迎来四五波的记者,都是要求采访安逸的。对于安逸如此年轻就能够做出这样的业绩,都是特别地感兴趣,并且有的记者甚至还要求对盛达公司做一个专题。 其实关于盛达公司的报道,以前就有过,比如在呼啦圈的时候,安逸就让郭勇找过不少媒体的记者发过软文。可是现在事过境迁,现在这些记者的重心可没有放在盛达公司经营上面,而是为了另外的目的。 对于这些记者的目的,安逸自然了解得清清楚楚,根本不接受这些记者的采访,全部都推到李毅身上。 这些记者也是真是‘神通广大’,对盛达公司的调查一直到前些日子收购三家国企,和目前正在推动临前广场项目上面。 这样一来,记者们的精神头可就提上来了。谁也没有想到居然在临前这么一个小地方,竟然隐藏着盛达这样一家强盛的公司。 而且又想到安自军主管临前国企改制的事情,并且再加上萧光宇的关系,如此只要一联系,这些记者们顿时就象是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死死盯上了安逸的公司。 记者们当然不会如此‘神通广大’,他们又不是临前本地人,而且就算是临前本地人,要想对盛达公司如此了解都不太可能。 安逸心里明白得很,这些记者对自己的事情之所以会知道如此清楚,完全就是某些有心人报料的结果。 至于这些有心归属于那一方的,其实根本不用猜测,肯定是余作同那一派系的人马出手。这些人就是挑选在这么一个敏感时期,找到这样的一个好机会,想趁机把安家,还有包括萧光宇的势头给打压下去,直到最后达成他们的目标。 对此安逸的反应就很淡然,除去不会答应记者的直接采访之外,只要是记者想要了解的公司信息,就由李毅负责提供。 有些记者经过某些有心人的提醒,想把注意力集中到安逸的身上来,可惜的就是安逸根本不会见他们。 并且现在盛达公司的经理是李毅,安逸早就从公司里面抽身,再想联系到他的身上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至于对待记者是采访调查,反正身正不怕影子斜,就由他们折腾就是。 当初安逸开始推出呼啦圈的时候,安自军还是红光厂的厂长,而红光厂之所以能够被救活,还就是安家父子的功劳。 而且红光厂以后所生产的喷雾器和健身器材,也都是替盛达公司做代工。要不是如此,红光厂还是会一直都半死不活,直到最后倒闭,根本不可能有现在的局面。 当然随着记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盛达公司上面,跟随而来的就是某些职能部门的上门检查。 无论是工商手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