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4节 (第3/4页)
ndc电子公司也就只差最后一步,只在价格上面有些许的分歧。安逸为了节省时间,直接把收购价格提高到六千万美元,如此收购成功就不成问题了。 最后的那个川木制造公司,困难最大,谈判一直都处于胶着状态,安逸提出的收购价格已经达到二亿六千万美元,很快就要达到三亿美元的顶线。 对于这一点安逸倒是没有多少在意,其实川木制造公司虽然收购的价格最高,本身却没有多大把握。安逸也知道谈判的时间肯定短不了,并且面临的阻力也会相当地大,只能是一个持久战。 这件事情也真是急不得,不过安逸却还是有着一定把握,随着日出国这边经济形势逐渐恶化,相信只要持续谈判下去,肯定会有好的结果。 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先把ndc电子公司的事情搞定,安逸为了能够最快地拿到结果,又让刚刚结束收购东京都娱乐公司的王楠去帮忙,再加上有高桥丽子在旁边协助,谈判的力量大大地加强,很快谈判工作就出现突破。 其实这也是事有凑巧,ndc电子公司的所有人正巧和高桥电器有过合作,互相之间关系还很好,特别是高桥丽子很得这个公司所有人的喜爱。 当时高桥丽子代表乐达分公司出现在谈判现场,顿时就让整个谈判气氛为之一变,双方顺利地达成转让协议,最终的收购价格是六千万美元,完全在安逸认可的范围之内。 转让协议的条件规定得比较细,比如说ndc电子研究所的员工不能被解雇,研究所不会被搬迁到其他国家,这主要是防备安逸会把研究所整体搬迁回国内,另外还必须得符合日出国科技委员会关于技术专利管理方面的要求。 对于以上的协议内容,安逸根本考虑都没多做考虑就答应下来。 原本他也没有打算对这个电子研究所的员工做多少调整,反而希望研究所里面的员工能够全部都留下来,毕竟这些都是有经验的研究人员,本身就都是人才。 至于搬迁研究所的事情,安逸更是没有考虑过,日出国这边研究氛围和各种科研条件比国内要好,更容易接触到国际先进的科技成果。 最关键的就是,安逸本身就打算让这个研究所成为一个培训基地,今后将会在固定的时间由国内派遣人员过来进行研究学习,培养更多的电子研究人才。 也不仅仅如此,安逸今后还打算在美利国也要成立同样的电子研究所。毕竟美利国的硅谷可是世界知名,里面有无数电子科技和互联网等高新科技人才。 可以说任何一家有雄心壮志的电子公司,都会在硅谷寻找发展的机会和进行科技方面的研究,安逸自然也不会例外。 这个工作准备交给克里斯蒂娜来做,当然现在安逸事情太多,还顾不上这些,而且还得看克里斯蒂娜具体工作起来的水平如何。 不过也已经算是列入安逸的工作时间表上面。反正只要机会合适,就会在硅谷成立乐达电子自己的研究机构。 最后一项就是关于日出国科技委员会的管理,这当然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既然在这个国家做生意,就得遵循这个国家的现行法律。并且还因为是华夏公司的原因,还得接受许多附加的限制条件。 其实安逸最担心的就是关于这个科技委员会的管理,别的不说,ndc电子公司许多项专利如果得不到这个委员会的同意,就没有办法拿回到国内进行使用,这样的话就会麻烦许多。 当然这里面有些规定就是针对华夏设立的,属于技术封锁的范畴。当然也不是没有办法进行突破,只是强行突破的话,对乐达电子今后的发展不利,以后恐怕就没有办法把产品在国际上销售了。 另外也对ndc电子研究所不利,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关闭研究所,这是安逸不可能乐意看到的。 另外的办法当然也有,那就是安逸就在日出国开办电子厂,生产研究所的电子产品,然后再出口回国内,这又他的初衷不符。 思来想去,安逸考虑着如果真是无法通过科技委员会的管理审核,那就只能先在明珠港开办电子厂,然后再想办法慢慢把技术转移回国内。 安逸所想的这个办法是最容易实现,也是最顺利的一个办法。 明珠港现在还没有回归大陆,属于英兰国管辖,并不在那种特殊环境影响范围之内,所以能够方便地接收日出国的科技技术。 除此之外的办法当然就是尽快提升国内电子研究所的技术实力,争取在ndc电子研究所的基础之上研究出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