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0_第23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6节 (第3/4页)

都参加了张朝年教授给他安排好的期中考试。成绩比较理想,也是让张教授十分的高兴。

    安逸其实一直都没有放松过学习,只要有时间就会看书,那怕就是在黑河的那段时间也没有放松过。另外再加上脑子里记忆着的信息,本身眼界就超出现在太多,对于应付这类考试难度并不大。

    当然安逸所上次给张教授论文也得到了东大经济学院一众专家教授的一致认可。这个论文的主题就是关于罗斯国现在所开展的所谓经济转型,由此引发出来一系列改变,以及这些改变对于华夏改开所产生的影响与借鉴。

    因为安逸有着第一手的资料,所以无论是内容还是论据都是无比的详实,如果拿到罗斯国去给他们的高层看一看,估计都会产生不少的影响。并且还能够对现在国家所实行的改开有着更多更好的借鉴意义。

    可以说这篇论文早就已经超出安逸现在所选修的本科学历水平,直接当成一篇经济专家的理论文章也不为过。有了这篇论文打底,经济学院对于张教授如此看重和纵容安逸的异音也消散一空。

    人和人真是没有办法比的,安逸就是一个例子,根本无法用常人眼光来看待安逸所取得的成就,所以实行一些特殊的教育方式也就很正常的事情。

    关于安逸的专升本学制是两年,也就是说通过这次的考试,他的学业已经算是完成了一半,再过一年的时间,就能够参加正式的毕业考试,成为一名正了八经的本科毕业生。

    当然对于他来说学历真就不是多么重要了,不过能让老妈李慧开心一些也是好事儿。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可以学习到一些专业的经济学知识,用来对照一下自己记忆当中的信息,互相映衬之下,安逸也能够参悟更多经济规律当中的奥秘,感觉也是得益不少。

    张朝年教授对于安逸这个学生是特别地看重,无论是对经济运行规律的敏锐感觉,还是对经济理论的理解,都超乎常人太多。并且还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完全符合理论结合实践的现代学者风范。

    只不过就算是这样,张教授还是觉得安逸是在浪费自己的才华。他其实最希望安逸能够沉下心来认真研究学问,还经常强调如果安逸专心的话,肯定能够成为一名世界上最著名的经济学家。

    如果真的是这样,安逸对于国家的贡献就太大了,绝对比开办几个企业,交多少税贡献更大。

    每当张教授谈起这样的话题安逸也只有苦笑,自家人知自家事,如果不是拥有重生的优势,那有可能做到现在的成就?

    其实认真研究学问并无不可,不过安逸是绝对忍耐不住其中寂寞的,所以这件事情安逸根本不会做出回应。

    张朝年教授也知道无法劝服安逸,最后也只能放弃,不过他还是给安逸提出一个建议,那就是继续学业,不要读完本科之后就放弃进修了。

    也就是说,安逸可以在读完本科之后继续跟随张教授学习,只不过变成了教授所带的研究生,学制是三年。这样安逸就能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经济学知识,也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这倒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安逸虽然对于正了八经地上学没多大兴趣,也觉得学历更是没什么用处,可是能够成为一名研究生,想想也觉得挺不错。

    并且还能够继续学习进修经济学的知识,接触到更多的学者与理论,这本身就是提高自己能力的一个途径。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跟着张教授学习简单轻松,如此的学习提高机会如果不把握住,那可就太傻了。

    现在萧如君也正在东大进行研究生学业,这样就能够在一起学习成为同学。

    其实蔺小琳也是在今年毕业,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也将会进行研究生的学习。

    这样的话,三个人一起都在一个学校进修研究生,想想也觉得有趣。

    张教授看见安逸答应显得特别地高兴,接下来的时间自然又谈到安逸所提交的关于川木制造公司的项目引进报告。

    这份报告经由东山省研究通过,然后递交给中央各个部门研究评议,到现在已经有好几个月了。

    安逸也是听说过程争论得特别地严重,刚递交上去的时候,通过的可能性并不大。

    可是后来有总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